第108章 诸人诸事(2/2)
据说现在这家人已经跟罗芳林彻底断绝了关系,然后每天继续窝里斗,鸡飞狗跳的。
至于罗芳林那个爹罗兴国,由于事情过去太过久远,公安排查侦破花了很长的时间,据说直到去年年底,才终于找到了关键线索,证明了他当年确实害死过他妻子的弟弟。
不过就在公安掌握确凿线索的时候,这个恶贯满盈的老头子居然死了。
罗兴国本来就年纪不小了,而冬天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偏偏这个冬天又特别的冷,他一开始只是感冒,后面越来越严重,最后被发现的时候,他的脸是栽在脸盆里的。
有人猜测他是发烧了想起来给自己拧把凉毛巾,也有人猜测他是早晨起来的时候洗脸不小心就晕了过去,总之最后他是在一个小小的脸盆里溺死的。
他最后的这个死法,联系他用溺水的方式害过人命,甚至让一些人偷偷地觉得,是不是当年被他害过的人来“索命”了。
不然怎么就那么巧,刚好事情查清楚了,他就溺死了。
这分明就是水落石出之后,当年冤死的人想要自己动手报仇嘛。
当然,这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背后的猜测,毕竟这是封建迷信嘛,不好说不好说的。
总之江絮吃个席倒是听了不少的八卦,对于罗家人的遭遇,她只能说一句罪有应得报应不爽。毕竟上辈子项俊峰过得那么凄惨,多半就是这家人害的,这辈子他们只是过上了他们本该过的生活。
不过罗芳林特别倒霉的事,倒是让江絮想起了当初提交申请去了西北农场的江月。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江絮总觉得,罗芳林的遭遇应该跟江月脱不了关系。
江絮怀疑,江月可能又拿着她那个所谓的亲和力天赋技能去祸害罗芳林了。
要真是这样,江絮只能说,她倒是挺乐意看到狗咬狗的,反正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人。
至于周虎,在终于追求到冯灵竹之后,也于六月份正式同冯灵竹一起上首都见了家长,然后双方约定了今年年底结婚。
不过高考的消息出来以后,倒是对这俩人的计划产生了一定冲击,虽然正式的通知还没下来,但是冯灵竹已经明确表示了,只要有报名的资格,她肯定是要参加考试的。
受江絮的影响,她这几年学习农技知识的同时,并没有把高中的基础知识丢下。
如果真的能参加高考,明显还是很具优势的。
所幸周虎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最后俩人商量了,实在不行,就把婚期再推迟一年。
当然,如果冯灵竹真的考上了大学,周虎也做好了婚期无限期推迟的心理准备。
不过江絮倒是劝他们,先看看情况,毕竟高考停了这么多年,肯定不会说年纪大的或者已婚的都一棒子打死不准参加,如果已婚的也可以报名参加,他们完全可以先结婚的。
如果已婚的不能参加,那她还备什么考?
而事实证明,等到10月21日正式的消息通过各大媒体公布出来,高考招生的条件非常松,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原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即可以报名。
甚至是,像是表现比较好的赤脚医生、民办教师和农业科技积极分子,还会优先录取。
冯灵竹在猴子沟农场干了多年的农技工作,显然符合优先录取的条件。
最后这年冬天,冯灵竹在参加了高考之后又紧接着举办了婚礼。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说回江絮,其实除了生产连和食品站的事,她也有一些其他零零碎碎的事情。
比如帮着军区后勤部搞物资啦,比如伍兴发自从上回在她这里弄了一车苹果之后就食髓知味缠上她时不时想让她帮着弄点水果了,再比如项鸿云,之前因为她帮着解决五分之三的棉花问题,现在简直已经快把她当神仙了,但凡是首都军区后勤部有什么搞不定的物资需求,都要打电话来找她。
当初她回到宁省军区以后,就让秦敛想办法帮忙联系了车,然后自己跟着空车去了一趟棉花主产区,装模作样地在主产区某个位置停留了一天时间,然后就拉着一车的棉花回来了。
棉花送到首都军区以后,项鸿云在电话里简直是对她千恩万谢,就差跪着喊她爸爸了。
为了感谢她,后来项家还给她寄了不少的礼物,甚至逢年过节的,都会给她寄节礼。
江絮表示,其实这批棉花虽然她是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项鸿云的,但是因为量大,她真的是赚了不少啊,项家这么给她寄礼物,搞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至于伍兴发,当初那一车苹果,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甚至是还给他们百货大楼狠狠拉了一波好感。
毕竟老百姓其实也知道,各地苹果产量减少,百货大楼能弄到这么一车苹果属实是不容易,他们买了苹果以后拿出去走礼真是不知道多有面子,尤其是一些赶到外地走亲戚的,简直都要把外地的亲戚给惊讶坏了。
没办法,谁让他们宁省百货大楼,不仅苹果货源充足,关键是苹果的品质也特别特别的好呢。
别说亲戚了,就是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一批的苹果真是特别的好吃,又脆又甜。
伍兴发得了便宜,可不就更要抱紧江絮这个大腿?
所幸江絮这些年在蚂蚁空间的鞭策下,各方面的知识都没落下,当然也包括初高中的基础知识,所以哪怕临近高考,她倒是也没有特别紧张,反倒是逐渐地把复习的节奏慢了下来,于是帮各个单位搞物资,就成了她学习之余独特的放松方式。
时间很快来到了十一月底。
高考时间已经定了,宁省安排在十二月六日到八日。
到了这个时候,该掌握的知识基本也已经掌握了,剩下的就是调整好状态面对考试了。所以这几天,江絮已经不怎么看书了,相反,她开始频繁地在附近大队和食品站溜达。
江絮给食品站弄了一批鸡,然后这天早上,就跟李笑梅她们一起去排队买鸡。
往回走的时候,李笑梅忍不住问:“哎哟,你这怎么就不看书了呢,不都说临时抱佛脚吗,这考试都没几天,你这不看书能成吗?”
江絮前阵子是成天在家看书,最近则是成天跑出去收购东西,她不知道,李笑梅可是知道里的,军区里喜欢江絮的人自然挺多的,大家都盼着这爽朗大方的姑娘好呢,但是不喜欢江絮的也不是没有,这些人背后说得可就难听了。
之前江絮成天在家看书的时候,这些人就在背后说她占着茅坑不拉屎,明明是食品站的工作人员,却成天连影儿也见不到,根本就是在吃空饷。
当然,这些言论后来被食品站冯主任给撅回去了,他说了,江絮的工作就是负责采购物资,而且当初自己答应过的,江絮只要完成工作指标,食品站对她的上班时间没有硬性要求。
冯主任还说了,江絮在家准备考试,食品站也是很支持的。
然后那些人就开始抓着江絮准备高考的事情开始攻击,说她异想天开,还以为自己偷摸看两眼书就真能考上大学呢,还说她一个小村姑,志向倒是不小。
是的,可能是因为江絮身上实在没有别的可以攻讦的点,这么长时间过去,军区一些人还死死抓着她农村出身这一点不放呢。
再然后就是最近了,因为江絮突然非常积极地开始往外头跑收购物资,那些恶心娘们儿又开始叭叭,说江絮肯定是复习了这么久发现一点进步也没有,知道自己不可能考上大学了,所有又跑出来工作,想要挽回点脸面了。
这一波一波的,搞得李笑梅、樊少梅她们听见了,都气得要命。
所以现在李笑梅她们是真的很担心,生怕江絮回头要真没考上大学,那些恶心娘们儿还不知道要说什么呢。
背后说闲话倒也罢了,要是说到江絮面前来,那还不把江絮给气死?
听李笑梅这么说,樊少梅也在旁边劝:“可不是,你看军区那些娃娃们,哪个不是临考试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可见这临时抱佛脚肯定还是有用的,能多学一点是一点。”
江絮正想说自己复习得很好让她们不要担心,就听见旁边突然传来嗤地一声嘲弄的笑声:“啧,临时抱佛脚也得有这个基础才行吧,一个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小村姑,就算是有高中文凭,以为就真能考上大学了?也不看看今年都多少人报名。”
江絮扭头看过去,就看到了蒋霞和蒋曼妮。
说话的自然是蒋曼妮。
自从设计江絮她们这些军嫂上台出丑不成,自己反倒还被文工团处分了之后,蒋曼妮好像就想开了,直接把对江絮的厌恶摆在明面上来了。
本来那次事情以后,张荣德是想直接想办法把蒋曼妮调去别的军区的,但是以蒋曼妮的资历,去其他军区肯定不如在宁省军区发展得好,最后她破釜沉舟,干脆迅速在宁省省委找了个对象结婚,张荣德自然不好再插手把她调走。
结婚以后的蒋曼妮,没有收敛,反倒比从前更加高调。
因为她嫁的那个人,虽说长得非常普通甚至有些尖嘴猴腮,但是家里条件确实是好,父亲是宁省省委的主要领导。有了这么一个婆家,蒋曼妮在文工团的地位自然稳固,别说台柱子的地位了,就是副团长的位置,也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
也因此,现在再看到江絮,她的态度自然也就更高傲了。
江絮倒是一点不生气,淡淡看她一眼,说:“你一个没报名的人管得着考生的闲事吗?国家鼓励各界人才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参与考试,怎么你是对国家政策有意见?哦,对了,你是觉得农村人就不应该参加高考?可是国家明明鼓励工人农民积极参加高考呀,你这么说,难道是我对高考政策有什么误解,要不然我打个电话去省委问问?”
蒋曼妮:“你!”
什么打电话去省委问问,这分明是在威胁她!
蒋曼妮还想再说,旁边蒋霞制止了她:“曼妮,费这些唇舌做什么,考试结果出来,谁考上了谁考不上还不是一目了然?”
她怕自己这个冲动的侄女再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赶紧就想把人拉走,结果就听见江絮淡淡地又回了一句:“蒋霞同志说得不错,等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蒋曼妮同志你就会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狭隘了。”
蒋霞:“……”
她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算了,这小村姑现在把话说得这么满,回头考不上大学,就知道后悔了。
蒋霞冷笑了声:“呵,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