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冲突(2/2)
本来其实上工不上工的,都不关他们的事,而且就江絮那干活的能力,倒也不是说就见过她干活,但是想想也知道,她从小就不干活啊,这能力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他们还真是巴不得她别上工呢。
只能说大部分社员的想法其实跟王建国是一样的。
但现在这事可能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就又不一样了,倒是又都开始埋怨起江絮来了。
江月站在人群中,得意地笑了笑。
当初她选择绑定江絮,可不就是因为江絮的行事作风很容易让人诟病?想让人厌恶江絮,真的不难的。
但很快,人群中又有了不同的声音。
刘二婶子呸地一声,指着其中一个说小话的大妈就骂:“曹家婆子,你说这话你是良心被狗吃了吗你?!你家小孙子跟着江絮没捡着十个鸡蛋也捡着七八个了吧,怎么着,你是得了鱼就扔钩子,吃肥了的狗就咬人是吧?”
刘杏花跟着帮腔:“可不是,说什么十七八的大姑娘不干活,人家捡鸡蛋挖野菜不是干活啊?真是笑死个人,你们这么有本事,怎么也没见你们捡着个鸡蛋呢?”
这话就扎心了,是他们不想捡着鸡蛋吗,他们是捡不着啊!
也有家里孩子跟着捡过鸡蛋的开始附和:“这知青跟江絮掰扯确实是没道理,大队长也是为了知青好,这知青娃娃不干活,回头没粮食又得跟大队借。”
“人家江絮确实是特殊情况,这不是刚考了罐头厂没考上吗,谈的对象也吹了,这还不允许人家在家歇一阵啊,咱大队也不是那么冷漠不讲情面的。”
这就是个憨憨了,大家都很隐晦地没提这一茬,她倒是大喇喇地说出来了,虽说是帮着江絮说话,可没见江老二一家子脸都黑了吗?
其实江月的脸也黑了。
她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帮江絮说话,不就是几个鸡蛋吗,这小恩小惠的,竟然就把这些人给收买了。
要不说都是些没见识的泥腿子呢。
江月皱了皱眉,看向金宏远,她安慰自己,没事的,至少目前为止这些知青还是靠谱的。
不愧是读书人,这一下就抓住重点了,说别的大队里的人可能没什么反应,但要说上告到县里市里甚至是省里,大队长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江月猜的没错,王建国莫名被扣了个资本家头子的帽子,真是气得七窍生烟,但生气的同时,也确实有些忌惮。
正是秋收的关键时候,他们大队的知青却闹事闹到了上面,回头别说他了就是公社主任都要跟着吃挂落。
这可他娘的都是什么事!
王建国看了眼江老二,给他使了个眼色,说:“秋收不能请假,这一条不能改。你们不就是掰扯江絮不上工吗,行,江二哥,你家派个人去把江絮喊过来,这阵秋收就让她正常跟着上工。”
啧啧,虽说没几天的活儿了,可这也至少要浪费十几个工分呢。
王建国有些心疼工分。
江家人从知青闹起来掰扯到江絮,他们就赶过来了,不过倒是一个个的都忍着没说话。
毕竟说到底知青是在闹请假休息,主要还是针对大队里面的,他们要是抻头,反倒是把矛盾往自家引了。
所以哪怕是项春兰这样火爆脾气的,都忍住了没吭声。
她可不能给自家闺女惹麻烦。
现在王建国这么说,江家众人互相对视了眼,项春兰自然是不乐意的,不过江柳给她使了个眼色,低声劝道:“回头让小妹跟着大嫂和盼弟,有她们帮衬着,小妹凑和着干就行了,不然回头大家都埋怨小妹,真闹到上面,没准小妹也会有麻烦。”
项春兰抿了抿嘴,她家闺女哪里干得来农活儿,但还是无奈道:“老二你回家去喊一下小絮,让她戴好帽子,对了,水壶也带上,还有早晨熬的鸡汤也带一些,这回头饿了累了肯定要多吃点东西补补的。”
旁边听到的社员都抽了抽嘴角,你这是让闺女来上工吗,这怕不是去赶考吧?
江柳应了声,就往田埂跑,刚上去田埂,迎面就被走过来的孙茂才给抓住了:“江老二家的,你家江絮在哪儿呢?”
江柳脚步一顿:“老孙叔,我妹在家呢,我正要回家喊她过来上工,要么你在这儿等等?”
孙茂才拍了下脑袋:“哎哟,你瞧我这都高兴糊涂了,跑这儿来找江絮,你家江絮一向不上工的吧?”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江柳:“这秋收还是要上工,我这正要去喊她。”
孙茂才:“得了,别喊她上工了,这当了农技员就不用参加大队劳动了,术业有专攻嘛,咱们得忙活别的事。”
江柳疑惑道:“农技员?”
随即震惊:“你是说我们江絮当农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