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 拿我当小日子整(1/2)
而要满足这三百多个厂子、一千多万人的吃喝拉撒和日常用度,又得新增多少服务业岗位?
是开更多的超市、餐馆,还是建更多的学校、医院?
光是学校,按照每个社区配一所小学、每个区配一所中学来算,至少要新建五十多所。
医院就更不用说了,大型医院要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得配套,这些数字,他们连想都不敢深想,生怕自己算错了,可越算越觉得沈崇业的眼光长远。
总之,江州十三市的领导班子,私下里都快把沈崇业当成“活财神”供起来了。
每次开全省干部大会,看到沈崇业走进会场,他们都忍不住挺直腰板,眼神里满是敬佩。
老沈同志简直就是活菩萨,自己要进步,还不忘带着他们大步朝前冲。
不,根本不是大步向前冲,说是以世界短跑冠军的速度朝前飞奔,都毫不夸张。
他们靠着老沈同志亲手递到嘴边的政绩,比如引进的工厂、修建的道路、增长的 GDP,将来的仕途之路,必然会走得无比通顺。
尤其是想到老沈同志将来肯定还要继续高升,他们心里就更热乎了。
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老沈同志一旦上去了,他们这些曾经跟着老沈在江州省一口锅里吃饭的“兄弟”,那日子还能差得了?
到时候不管是调去省里,还是去其他地方任职,都能有个照应,说不定还能再进一步。
另一边,李星锋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农田,绿油油的稻苗在风里翻着浪,远处的农舍冒着袅袅炊烟,心里也清楚沈崇业正扛着多大的住房压力。
现在江州的人口越来越多,房子却不够住,不少外来人口只能租住在老旧的城中村,条件简陋不说,租金还在不断上涨,老百姓的抱怨声越来越多。
他老爹李保国和老娘蒋秀琴名下的十几处房产,全都租出去了,租金还不便宜。
但他的底线就摆在那儿。
只要沈崇业答应把限制房价增长这件事落地,制定出明确的政策,控制住住宅用地的价格和商品房的售价,他李星锋必然会为对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星锋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膝盖,指节轻轻落在西装裤上,发出细微的“笃笃”声,心里门儿清。
这个限制房价的报告一旦递上去,必然会在大夏官场引起哗然大波。
这可不是件小事,简直是把人往得罪光的路上推。
得罪的不仅是那些靠卖地赚钱的开发商,还有其他省份的领导干部。
说白了,很多省份既没有江州这样优厚的地理条件,也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没有像沈崇业这样能留住工业化体系的能力,想要大力发展经济,大多只能靠着政府卖土地来筹集资金。
可一旦这份报告通过,江州带了头,其他省份就不得不跟着限制房价,到时候土地卖不上价格,财政收入自然就少了,那些省份的发展计划就会被打乱,他们能不生气吗?
说直白点,现在大夏的不少城市里,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能卖五万块,其中两万五千块都是给政府的土地使用费,剩下的才是开发商的成本和利润。
而江州作为一个有三千万人口的省份,住宅用地一平米才收两百五的费用,建出来的房子售价自然比其他地方低不少,这让其他省份怎么敢把土地价格抬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