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 > 第1687章 老沈同志是好人

第1687章 老沈同志是好人(1/2)

目录

多少外来人口因为高房价,只能挤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连个安稳的家都没有。

眼下,不只是江州,整个大夏范围内所有的大型城市,都面临着人多房少、房价虚高的问题。

一旦商业房产不加以限制,任由资本炒作,房价肯定会像坐火箭一样飞速上涨。

民用住宅用不了多久,就会从满足居住需求的固定资产,变成资本逐利的金融资产。

到时候,三代人凑首付、一辈子还房贷的悲剧,用不了两三年,又会在这片土地上再次上演。

李星锋指尖轻轻摩挲着车窗边缘,那冰凉的金属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掌心,让他纷乱的思绪稍稍平复。

他不再开口,目光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落在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上。

午后的阳光像融化的蜜糖,行人们三三两两走着,有的挎着菜篮低声交谈,有的牵着孩子快步赶路,身影随着车辆的疾驰渐渐缩小,最终成了视野里模糊的黑点,被身后的繁华市景迅速吞没。

没过多久,车身轻微颠簸了一下,像是碾过了路面衔接的缝隙,江州一号公务车缓缓驶离了市区繁华的柏油路。

那路面被往来车辆磨得光滑,连细微的裂痕都少见。

稳稳地开上了通往大江村的道路。

谁也想不到,这条连接城乡的路,竟宽阔到足以容纳八车道并行,中间还隔着两排齐腰高的绿化带,里面种着修剪整齐的冬青和开得正盛的月季,粉的、红的花瓣在风里轻轻颤动。

路面铺着崭新的沥青,凑近车窗似乎能闻到淡淡的柏油味,泛着一层细腻的油光。

两侧的路缘石是浅灰色的花岗岩,边角打磨得圆润光滑,每隔五十米就立着一盏造型简洁的路灯,银灰色的灯杆上缠着几簇翠绿的藤蔓,叶片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随风轻轻晃动,偶尔有几片叶子扫过灯杆,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按照江州省早已拟定好的规划,十五年后城市化建设完成之时,江州市区的边界将会与大江村彻底接壤。

到那时,这里的农田会变成鳞次栉比的高楼,乡间小路会拓宽成纵横交错的大道,村民们的平房也会换成配套齐全的社区楼房。

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沈崇业才拿出了破釜沉舟的魄力,在全省干部会议上下了道死命令:

江州下辖的十三个市,凡是与周边区域接壤的连接通道,全都按照能容纳上亿人口通行的标准来建造。

要知道,从双车道到四车道,再到如今的八车道,基建成本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呈指数级往上飙升。

光是这条通往大江村的路,征地、铺路、装路灯、建绿化带,就花了不知道多少钱。

这还不算后续的维护费用,当时省财政厅的厅长拿到预算表时,手都在微微发抖,反复跟沈崇业确认了三遍“是不是真的要这么建”。

消息刚传出去时,省里不少干部都私下有了微词。

有人在会议间隙躲到走廊尽头,对着电话那头小声嘀咕“太铺张了,根本用不上这么宽的路”。

有人拿着规划图在办公室里叹气,手指点着图纸上的八车道,跟身边的同事说“没必要搞这么大阵仗,将来要是没人走,岂不是成了笑话”。

还有些年纪大的老干部,直接找到沈崇业的办公室,苦口婆心地劝他“稳着点来,别这么冒进,万一出了问题不好交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