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7章 风旋星·羽翼星人

第7章 风旋星·羽翼星人(1/2)

目录

云月号的外壳传来持续而低沉的“嗡鸣”,像是被无形的巨手攥住后发出的共振。叶云天正将一颗鸽蛋大小的晶核小心翼翼地嵌入水质检测仪的电池槽,晶核泛着淡淡的蓝光,与仪器的金属接口接触的瞬间,屏幕立刻亮起柔和的绿光,“续航24小时”的白色字样清晰醒目,像是在宣告晶核星赠予的底气——有了这些高能量密度的晶核,M27的环保监测设备再也不用受困于续航短板。

“你看外面。”林月瞳趴在舷窗边,脸颊几乎贴在冰冷的玻璃上,手指无意识地跟着窗外飞速流动的气流晃动,语气里满是惊叹,“风旋星的风好强,从太空都能看到气流形成的漩涡。”

叶云天放下检测仪,凑到舷窗前,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那颗泛着浅灰色的星球悬浮在宇宙中,表面没有固定的地貌轮廓,取而代之的是几道蜿蜒流动的白色“丝带”,那是常年不散的强风,裹挟着沙粒,在星球表面形成了永恒的动态飘带。有的丝带宽达数十公里,像一条巨大的白色蟒蛇,缠绕着星球缓缓蠕动;有的则在地表盘旋,形成一个个巨大的风眼,从太空望去,像是星球睁开的灰色瞳孔。

“环境监测数据同步完成。”叶云天调出主控屏上的参数,眉头微微蹙起,“地表风速常年维持在12米/秒,属于强风级别,远超M27的平均风速;而且存在不定期的暴风天气,历史监测到的最大风速能达到40米/秒,相当于13级台风的强度。”他指尖在屏幕上轻点,放大了着陆区域的地形图像,“着陆时得格外小心,必须精准锁定风势较弱的区域,否则飞船很可能被风吹偏,甚至撞上岩石。”

林月瞳点点头,立刻将飞船的“抗风缓冲模式”调到最高级。控制台弹出绿色提示框:“抗风护盾启动,缓冲支架加固完成,姿态稳定系统就绪。”随着飞船逐渐靠近风旋星的大气层,外部的气流冲击越来越明显——机身开始轻微晃动,像是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舷窗外的景象变得模糊,只有无数细小的沙粒被强风卷起,形成了一片流动的灰雾,将飞船包裹其中,能见度不足50米。

“进入大气层,开始减速。”叶云天紧握着操控杆,目光死死锁定着陆点——那是一片位于两座岩石山脉之间的平缓台地,根据监测数据,这里的风速只有8米/秒,是风旋星少数“风势较弱”的区域。飞船在灰雾中艰难穿行,抗风护盾与气流摩擦,发出尖锐的“嘶鸣”声,沙粒撞击护盾的“噼啪”声不绝于耳。

最终,云月号稳稳降落在岩石台地上。缓冲支架触碰到地面的瞬间,传来一阵沉闷的“咚”声,支架深深嵌入岩石缝隙中,牢牢固定住飞船。叶云天松了口气,刚想关闭引擎,就看到远处的景象——几座高耸的金属塔架矗立在台地边缘,那是风电站的涡轮机支架,可顶端的叶片却大多残缺不全,有的叶片断裂成数截,散落在地面上;有的整个涡轮机都歪倒在岩石堆里,金属支架扭曲变形,像是被巨人推倒的积木;还有的涡轮机外壳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划痕,显然是被暴风和沙粒长期侵蚀的结果。

“这风也太猛了,连金属塔架都扛不住。”林月瞳看着那些破损的涡轮机,语气里带着惊讶。

舱门刚打开一条缝,一股强劲的风就像脱缰的野马般灌了进来,带着沙粒的粗糙触感,打在脸上微微发疼。叶云天下意识地抬手挡住脸,眼角的余光瞥见地面上的沙粒被风吹得快速流动,形成了一道道细小的沙纹。林月瞳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防风镜戴上,又掏出两块方形的防风面罩,递给叶云天一块:“快戴上,不然沙子会进眼睛和嘴里。”

两人戴好装备,刚走出舱门,就听到头顶传来一阵“簌簌”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快速靠近。他们抬头望去,只见十几道身影正从远处的山脉方向滑翔而来——那是风旋星的原住民“羽翼星人”。

他们的身形与人类相近,身高约1.7米,体型矫健,皮肤呈健康的小麦色,紧致而有光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背部——展开着一对巨大的羽翼,翼展足有三米,羽毛呈浅褐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金属光泽,像是在羽毛上镀了一层薄钢,既能增强羽翼的强度,又能在风中灵活地调整角度。他们的脚踝处延伸出三根细长的“风舵”,长度约20厘米,呈扇形排列,像鸟类的尾羽,能帮助他们在滑翔时精准稳定方向。

更特别的是他们的脸颊两侧,各有三道淡淡的纹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那是羽翼星人适应强风环境进化出的“呼吸调节纹”,纹路内部有细密的绒毛,能过滤空气中的沙粒和杂质,避免呼吸器官受损。滑翔到近前时,他们轻轻收拢羽翼,风舵微微调整,稳稳地落在岩石地面上,动作轻盈得像一片羽毛,落地时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你们就是从晶核星来的客人吧?璃光医师用晶核信号给我们传了消息。”一个身材格外矫健的羽翼星人率先开口,他的羽翼边缘泛着深褐色,比其他人的羽翼更显厚重,显然是经常在强风中滑翔的老手。他的声音带着风的爽朗与通透,即使在呼啸的强风中也清晰有力,没有丝毫模糊。他抬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羽翼羽毛,指了指远处倒塌的涡轮机,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我叫风澈,是这片‘风脊风电站’的主管。抱歉,让你们看到这么狼狈的景象。”

叶云天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走到一台相对完整的涡轮机前,仔细观察着破损的部件。涡轮机的外壳由厚重的金属制成,却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划痕,显然是被高速流动的沙粒长期撞击造成的;叶片的材质看起来很坚固,却缺乏抗风的“韧性”,断裂处的截面整齐,像是在强风冲击下瞬间折断的;金属支架上还沾着凝结的沙粒,有的地方已经生锈,显然被废弃了不短的时间。“这些都是暴风造成的?”他转头问风澈,声音透过防风面罩传出,带着一丝沉闷。

风澈叹了口气,走到涡轮机旁,用手敲了敲残破的叶片——叶片发出空洞的声响,回荡在风中。“我们风旋星人世代靠风力发电为生,这些涡轮机就是我们的‘能源心脏’,族里的照明、取暖、生产,全靠它们提供能量。”他的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无奈,抬手摸了摸涡轮机的金属外壳,像是在抚摸受伤的伙伴,“可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暴风。风旋星的风变幻莫测,有时候前一秒还是平稳的气流,下一秒暴风就会毫无征兆地袭来,风速瞬间从10米/秒飙升到40米/秒。我们没有任何准备时间,只能赶紧躲进岩石洞穴里,眼睁睁看着涡轮机被狂风摧毁。”

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岩石洞穴入口,那里堆积着不少涡轮机的零件,有断裂的叶片、扭曲的齿轮、破损的外壳,像是一座金属垃圾场:“上个月的一次强暴风,把我们三座风电站的20台涡轮机全吹坏了,族里直接停电了整整一周。那段时间,我们只能靠储存的少量能源维持基本生存,连加热食物都成了奢侈的事。”

风澈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不甘:“我们试过给涡轮机加装加固支架,用最坚硬的金属打造外壳,甚至把叶片做得更厚重,可暴风的力量实在太大了,那些加固措施像纸糊的一样,根本起不到作用。每次暴风过后,我们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修复或重建涡轮机,可没过多久,又会被下一次暴风摧毁,陷入恶性循环。”

林月瞳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涡轮机叶片的断裂处,指尖能感觉到金属的冰冷和粗糙。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型材质分析仪,贴近叶片进行检测,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叶片的材质数据:“高硬度合金,硬度达到HRC60,但韧性不足,抗冲击强度仅为1200MPa,遇到强风的瞬时冲击,很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她站起身,对风澈说:“你们的涡轮机抗风强度其实很高,能承受长期的强风侵蚀,但问题在于没有‘提前规避’的机会。暴风的瞬时冲击力远超涡轮机的承受极限,再坚固的设备也扛不住毫无准备的冲击。”她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不过我们有办法解决——M27在2025年研发了一套‘强风气象预警系统’,专门用于高原和沿海地区的风电站,或许能帮你们提前应对暴风。”

“预警系统?”风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他下意识地展开羽翼,轻轻扇动了一下,带起一阵微弱的气流,吹起地面上的细小沙粒,“你的意思是,能提前知道暴风什么时候来?能预测它的强度和方向?”

“不仅能提前知道,还能给出精准的预警时间和应对方案。”叶云天从背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解锁后调出预警系统的三维演示界面。屏幕上,M27高原风电站的地形清晰可见,红色的暴风区域被高亮标注,旁边弹出详细的预警信息:“预计3小时后到达,最大风速35米/秒,影响范围15公里,建议关闭涡轮机叶片,启动加固程序。”

“这套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叶云天指着屏幕上的传感器模型,详细解释道,“一是地面监测站,里面装有高精度的风速、风向、气压传感器,甚至能捕捉到暴风形成前的‘气流异常信号’——暴风来临前,空气的气压和气流运动会出现独特的波动,这些波动是人眼看不到的,但传感器能精准捕捉到;二是暴风预测算法,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气象记录,能计算出暴风的到达时间、强度和路径,误差不超过10%。”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可以在风旋星的关键位置搭建监测站,将数据接入你们的风电站控制系统。一旦预测到暴风,系统会立刻发出警报,同时自动启动应对程序——关闭涡轮机叶片,将叶片调整到与风向平行的‘抗风角度’,减少风的阻力;启动加固支架,将涡轮机牢牢固定在地面上;还能通过通讯设备通知族人事先躲进安全的洞穴,避免人员伤亡。”

为了让风澈和其他羽翼星人更直观地理解,林月瞳点开了一段M27高原风电站应对暴风的实景视频。视频里,预警系统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后,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涡轮机的叶片缓缓收起,与地面平行,像是睡着了的巨人;地面的加固支架从涡轮机底部伸出,深深插入土壤中,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暴风过境时,狂风裹挟着沙石,天地间一片昏暗,可风电站的涡轮机却稳稳地立在原地,没有丝毫晃动;暴风过后,天空放晴,涡轮机重新展开叶片,很快就恢复了发电。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这正是我们一直想要的技术!”风澈激动地抓住叶云天的手臂,他的手心带着常年操控风舵和维修涡轮机留下的薄茧,触感粗糙却格外有力,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如果能提前预警,我们的涡轮机就不会再被暴风轻易摧毁,族里也不会再陷入停电的困境了!”

他展开羽翼,猛地扇动了几下,身体瞬间升空数米,又稳稳落下,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我们风旋星的‘风旋涡轮’,抗风能力是你们现有涡轮机的3倍!叶片用的是风旋星特有的‘风韧钢’——这种钢材是从地下的风蚀矿脉中提炼出来的,既坚硬又有极强的韧性,能在40米/秒的风速下保持稳定,不会轻易断裂。”

风澈的语气变得格外坚定:“只要你们能帮我们建立预警系统,教会我们使用和维护,我们就给你们300个风旋涡轮——这些涡轮机都是全新的,我们已经按照你们提供的M27风电站接口标准,调整了涡轮机的连接部件,你们拿回去就能直接安装使用,足够你们改造所有的高原风电站了!”

叶云天的心脏猛地一跳,与林月瞳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眼神。M27的高原风电站一直是能源开发的痛点——高原地区风速大、暴风频繁,现有涡轮机的抗风能力只有15米/秒,每次暴风过后都要进行大规模维修,发电效率不足30%,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而风旋涡轮的抗风能力达到40米/秒,再加上预警系统的配合,完全能解决高原风电站的困境,让M27的风力发电效率提升至少两倍。

“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叶云天立刻答应,语气中带着同样的兴奋,“搭建预警系统需要三天时间,我们会在风脊风电站周围安装5个监测站,形成全方位的监测网络;同时帮你们培训操作人员,确保你们能独立使用和维护系统,即使我们离开后,你们也能正常应对暴风。”

“太好了!我现在就召集族人帮忙!”风澈立刻发出一声独特的呼啸,声音尖锐而响亮,在强风中传播得很远。没过多久,更多的羽翼星人从岩石洞穴和远处的风电站赶来,他们的羽翼颜色各异,有浅褐、深褐,还有少数泛着淡淡的金色,显然是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分工的族人。风澈用羽翼星人的语言快速交代了任务,族人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有的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工作。

接下来的三天,风脊风电站变成了忙碌的施工现场。叶云天的团队分工明确:林月瞳带领两名工程师负责安装监测站的传感器,每一个监测站都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岩石上,确保能捕捉到全方位的气流信号。传感器的安装格外精细,需要将底座牢牢固定在岩石中,还要用抗风防水的外壳包裹,防止被沙粒和强风损坏。林月瞳亲自调试每一个传感器,确保风速、风向、气压等数据的捕捉精度达到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