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光核星·眼星人(1/2)
云月号的舷窗被一片柔和的荧光缓缓染亮,那光芒并非来自单一光源,而是由无数细碎的光粒交织而成,带着温暖的金紫色调,像宇宙深处倾泻而下的星尘,轻轻覆盖在冰冷的舷窗玻璃上。叶云天的指尖悬在声波导航图上方,指腹能感觉到兽皮地图传来的微弱震动——那是声能矿粉末绘制的线条在感知宇宙能量波动,波浪状的轨迹泛着淡淡的银辉,与操控屏上的数字坐标精准重合。
地图中央,标注着“光核星”的坐标此刻已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化作前方宇宙中一颗泛着淡金色的星球。它不像M27星球那样有着清晰的昼夜分界,整颗星球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光雾里,那光雾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星球的自转缓缓流动,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轻柔搅动的发光纱幔。光雾的边缘晕染着淡淡的紫,与周围深邃的宇宙形成鲜明对比,远远望去,宛如一颗悬浮在黑暗中的巨大宝石,散发着温润而持久的光芒。
“距离光核星地表米,环境监测系统启动,数据同步中。”林月瞳的声音从副驾驶位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她面前的星球环境监测仪展开成一个全息投影,无数条绿色的数据流光速滚动,偶尔有几条代表光线强度的黄色数据一闪而过,又迅速稳定下来。“大气成分检测完成:氧气占比22.3%,氮气70.1%,其余为微量氦气和氖气,完全适合人类呼吸,无需开启防护服供氧;地表平均温度23.5℃,湿度38%,无有毒气体、无放射性污染——基础环境堪称完美。”
她的指尖停在一行不断跳动的白色数据上,眼睛微微睁大,语气里多了几分好奇:“但有个特别的发现:地表岩层的发光强度达到了M27星球月光的8倍。即使是白天,岩层也在持续发光,光频稳定在550-600赫兹之间,属于暖光波段,对人眼没有刺激性。”
叶云天微微颔首,右手握住操控杆,轻轻向下压了压。云月号的高度缓慢下降,引擎的轰鸣声被光雾过滤得格外柔和,像是融入了宇宙的背景音。飞船缓缓穿透那层薄薄的光雾,眼前的景象瞬间清晰起来——光核星的地表与声能星的银灰色矿脉截然不同,整片大地都被“发光岩层”覆盖,看不到一丝裸露的土壤。
那些岩层形态各异,却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有的呈纯粹的淡金色,质地细腻如凝脂,像是将亿万缕阳光融化后凝结在地表,光线均匀而温暖;有的呈梦幻的淡紫色,表面布满了细密的鳞片状纹路,微风拂过时,纹路会随之起伏,泛着细碎的光纹,如同流动的星河;还有的岩层交织着金紫两色,两种光芒相互缠绕、渗透,形成蜿蜒曲折的光带,纵横交错地遍布在星球表面,像是光核星的“血管”,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光芒与能量。更奇特的是,岩层的缝隙里会不断渗出细微的光粒,那些光粒只有尘埃大小,呈半透明的乳白色,飘到空中后,便会汇聚成一片流动的光雾,笼罩在低空,让整个星球都透着一种朦胧的美感。
“准备着陆,目标锁定西北方向浅金色岩层区域。”叶云天的目光在舷窗外扫过,最终选定了一片相对平缓的区域。那里的岩层颜色均匀,没有明显的凸起和裂缝,是理想的着陆点。他操控着云月号缓缓下降,飞船底部的缓冲支架逐渐伸出,能量护盾泛起一层淡绿色的光晕。
当缓冲支架刚触碰到地表的瞬间,一阵轻微的“嗡”声传来——那不是机械震动,而是发光岩层感受到外力后,发出的细微光频波动。淡金色的岩层在接触点周围泛起一圈圈涟漪状的光纹,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光芒随之微微增强,又迅速恢复平稳,仿佛在“回应”他们的到来。
“岩层有生命感知?”林月瞳挑眉,眼底满是好奇。
“更像是能量的自然反馈。”叶云天解开安全带,拿起一旁的星际防护服,“穿上吧,虽然环境安全,但光核星的光线特殊,防护服的护目镜能调节光感强度,避免眼睛适应不良。”
两人快速穿好防护服,护目镜自动调节到合适的透光率,原本略显刺眼的光芒瞬间变得柔和。当舱门缓缓打开,一股清新的空气涌了进来,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一种类似水晶的凉润气息——那是发光岩层和光雾共同散发的味道,吸入肺中,让人感到格外舒畅。
他们刚走下缓冲支架,脚下的淡金色岩层便传来一丝温暖的触感,光线透过薄薄的鞋底,温和地包裹着双脚。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沙沙”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岩层上移动。叶云天和林月瞳对视一眼,下意识地停下脚步,转头望去。
只见几个身影从一片交织着金紫两色的光带后走了出来,正朝着云月号的方向靠近。他们的身形与人类相近,身高大约在1.7米左右,体型偏瘦但线条匀称,皮肤呈淡银色,泛着细腻的光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眼睛——那是一双双复眼结构,由上百个菱形的小镜片紧密排列而成,镜片的颜色会随着周围光线的变化而折射出不同的色彩。此刻对着阳光,复眼便泛着与淡金色岩层相近的光泽;而当他们转向光雾弥漫的方向时,镜片又会微微透出一丝淡紫。
更特别的是,他们的额头正中央,都有一颗指甲盖大小的“光感晶点”,呈半透明的椭圆形,像是第三只眼睛,正随着他们的呼吸微微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他们身上穿着用发光纤维编织而成的衣物,衣物的颜色与周围的岩层相呼应,有的是淡金,有的是淡紫,走动时,衣物会随着动作泛起淡淡的光纹,与岩层的光芒融为一体。
“你们是从‘声能星’来的‘云月号’船员?”一个身材瘦高、复眼泛着深紫色光芒的眼星人率先开口。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带着独特的韵律,星际语言翻译器几乎没有延迟,精准地捕捉到他的话语,同步显示在叶云天和林月瞳的手腕屏幕上。
叶云天有些惊讶——没想到声能星和光核星之间竟然存在星际通讯。他点头示意,刚想介绍自己和团队的来意,对方却主动伸出了手:“我是光核星‘星际观测站’的站长,名叫洛卡。阿隆首领三天前就用声波信号给我们传了消息,说你们带着‘能解决我们困境的技术’而来,我们已经等你们很久了。”
他的手掌修长,皮肤微凉,指尖带着一丝光感晶点的温润光泽。叶云天握住他的手,能感觉到对方掌心细腻的纹路,以及一种微弱的能量波动,像是光粒在皮肤下流动。
“很高兴认识你,洛卡站长。”叶云天语气诚恳,“我们是来自M27星球‘绿色时空联盟’的探索团队,我叫叶云天,她是林月瞳,负责技术支持。阿隆首领确实向我们推荐了光核星,说你们可能需要我们的帮助,而我们也希望能与光核星进行资源交换。”
洛卡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他的复眼镜片微微转动,折射出兴奋的光芒:“阿隆首领说你们是‘带着诚意来交换的朋友’,而非‘掠夺者’。请跟我来,我们的观测站就在前面,那里有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转身带领叶云天和林月瞳朝着观测站走去,穿过一片交织着金紫两色的光带。光带中的光芒比其他区域更浓郁,金紫色的光纹相互缠绕,形成一个个不规则的光环,走在其中,像是穿梭在星河隧道里。光粒在身边缓缓漂浮,偶尔会落在防护服上,留下淡淡的光斑,又很快消散。
观测站就建在一片开阔的淡金色岩层上,主体由一种半透明的“光晶”材质构成。这种材质通透度极高,几乎能看清内部的结构,表面泛着柔和的淡金色光芒,与周围的岩层完美融合,仿佛是从大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站在观测站外面,就能看到里面布满了各种奇特的观测设备:有的是巨大的弧形镜片,直径足有十米,倾斜着对着天空,镜片表面泛着淡淡的银辉,像是一只巨大的眼睛,凝视着宇宙;有的是悬浮在空中的光粒探测器,呈球形,表面布满了细小的感应触角,正缓慢地旋转着,捕捉着空气中的光粒信号;还有一排排闪烁的屏幕,上面显示着模糊的星图,线条扭曲,细节缺失,连近处的星云都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
走进观测站,一股微凉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观测站内部的墙壁和地面同样是光晶材质,内部的光芒更柔和,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但叶云天很快发现,这里的设备虽然数量众多,却都透着一股明显的“老旧”气息——巨大的弧形镜片上布满了细微的划痕,显然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屏幕的显示精度极低,星图的边缘模糊不清,色彩也显得暗淡;光粒探测器的旋转速度时快时慢,似乎存在能量不稳定的问题。
洛卡走到最大的一块屏幕前,指尖轻轻触碰屏幕表面,一道淡紫色的光纹闪过,屏幕上立刻调出一张更加模糊的图像——那是一片漆黑的区域,只有几个微弱的光点,像是被浓雾笼罩的星辰,连轮廓都无法分辨。“这是我们观测了整整三年的‘暗物质区域’。”洛卡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奈,他的复眼镜片微微颤动,折射出复杂的光芒,“我们眼星人天生就拥有极强的视觉能力,能直视恒星而不受伤,对光线的敏感度是你们人类的10倍。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宇宙中最遥远的星光,能捕捉到光线最细微的变化,可我们的观测设备太落后了。”
他顿了顿,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着额头的光感晶点,语气中带着一丝执念:“我们的光感晶点能感知到暗物质的能量波动,知道那片区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可我们的设备连暗物质的‘影子’都抓不到。屏幕上的图像永远是模糊的,我们只能靠猜测去推断暗物质的形态和轨迹。”
洛卡转头看向观测站外发光的岩层,眼神中满是困惑:“更让我们困扰的是,我们母星的岩层为什么会发光?我们的科学家研究了数百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我们猜测,岩层发光可能与暗物质的能量有关——光感晶点能同时感知到岩层和暗物质的能量波动,两者的频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没有清晰的观测数据,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就像一个人能看到光,却不知道光从哪里来,这种感觉太煎熬了。”
叶云天的心猛地一动——洛卡的痛点,恰好与他们的需求完美契合。他立刻从背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解锁后调出“高倍暗物质光学仪”的三维设计图,递给洛卡:“洛卡站长,你看这个。这是我们M27星球在2025年研发的跨界技术设备,融合了天文观测和环保能源两大领域的核心技术。它的核心部件是‘暗物质折射镜片’,采用了超透光晶体材质,能捕捉到暗物质反射的最微弱光线,再通过内置的‘微光放大算法’,将图像清晰化处理,还原暗物质的真实形态。”
他的手指在设计图上轻轻滑动,模型立刻放大,展示出镜片的内部结构:“这种光学仪不仅能帮你们看清暗物质的形态和分布,或许还能捕捉到暗物质与岩层之间的能量传递轨迹,从而解开岩层发光的谜题。”
林月瞳在一旁补充道,她点开设计图中的演示视频,平板电脑的全息投影立刻在空中展开:屏幕上,原本模糊一片的暗物质区域,在高倍暗物质光学仪的作用下,先是泛起一层淡淡的微光,接着,丝状的暗物质网络逐渐显现出来——那些丝线纤细却坚韧,直径不足一纳米,却交织成了覆盖范围极广的网状结构,网络上还附着着星星点点的光粒,像是宇宙的“神经网络”,在黑暗中缓慢蠕动。
“我们不需要你们重新搭建设备,”林月瞳指着演示视频中的暗物质网络,语气肯定,“你们现有的弧形镜片基础结构很稳定,我们只需要将高倍暗物质光学仪的核心部件——暗物质折射镜片和微光放大芯片,安装到你们的观测设备上,再调试匹配参数即可。整个改造过程不会破坏原有设备,而且我们的工程师会全程指导,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
洛卡的复眼瞬间亮了起来,深紫色的镜片折射出兴奋的光芒,像是有无数颗星星在其中闪烁。他凑近平板电脑,鼻尖几乎要碰到全息投影,复眼的菱形小镜片快速转动,仔细观察着设计图的每一个细节,反复观看演示视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额头的光感晶点,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这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设备!”洛卡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抬起头,复眼紧紧盯着叶云天,“如果能看清暗物质,我们就能验证岩层发光的猜想,解开困扰我们数百年的谜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更精准地预测宇宙射线对光核星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家园。”
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你们需要什么?阿隆首领在消息里说,你们是来‘交换’的,不是来‘给予’的。你们帮助我们解决观测难题,我们也一定会满足你们的合理需求。”
“我们需要‘光核矿石’。”叶云天没有绕弯子,直接说出了团队的核心需求。他调出M27星球风能储能电站的资料,展示在洛卡面前:“我们M27星球的风能资源很丰富,但风能储能电站一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缺少能‘高效储存星光能量’的核心材料。目前我们使用的储能材料,只能让电站的储能时长维持8小时,一旦到了夜晚或无风天气,电站就无法正常供电,严重影响了星球的能源供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