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粮途修正——让罗田生“靠双手种出未来”(1/2)
2095年的水球区稻花省,正被一场连绵半个月的“酸性梅雨”缠得喘不过气。田埂上的泥土混着雨水,踩上去黏腻得能裹住半个脚掌,远处的稻田里,刚抽穗的普通稻子蔫头耷脑地垂着,稻叶边缘泛着不健康的焦黄色——这是近三年来的常态,水球区工业废水渗透地下水源,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普通稻种的亩产一年比一年低,到今年,一亩地能收三百斤就算不错的收成了。
罗田生蹲在自家田埂上,手里攥着一把刚拔起的稻苗,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稻苗的根系细弱,根部还沾着几块板结的盐碱土,他把稻苗凑近眼前,喉结动了动,却没说出一句话——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村里十几户农户还等着他拿主意,要是今年再歉收,不知道多少人要被迫离开祖辈耕种的土地,去火球区的工厂做苦力。
“罗大哥,还在看稻苗呢?”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清爽的气息,像是能驱散梅雨带来的沉闷。
罗田生猛地回头,看到三个穿着浅灰色制服的人站在田埂尽头,为首的男人个子高挑,袖口别着一枚银色徽章,上面刻着“农业技术扶持”的字样,手里提着一个半透明的便携箱,箱里隐约能看到排列整齐的种子袋。男人身后跟着一男一女,手里分别拿着一个巴掌大的仪器,正弯腰对着稻田里的土壤扫描,仪器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数据流。
“你们是……”罗田生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眼里带着警惕——这几年,自称“技术扶持”的骗子来了好几拨,要么卖高价劣质种子,要么收了钱就消失,他已经不敢轻易相信陌生人了。
“我叫叶天启,是时间管理局农业扶持专项组的专员。”为首的男人走上前,递过一张淡蓝色的身份卡,卡片上的全息投影清晰地显示着他的职务和编号,“我们收到稻花省的土壤监测报告,知道这里的农户正为种庄稼发愁,特地来送些能适配盐碱地的改良稻种,再教大家点省水高产的技术。”
罗田生接过身份卡,指尖触到卡片时,投影里突然跳出一段视频——视频里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土壤看起来和自家地里的差不多,稻田旁边立着一块牌子,写着“1995年生态农业试验田”,画外音介绍说,这片田用了“秸秆还田+精准灌溉”技术,亩产比普通稻高五成,还不用施太多化肥。
“1995年的技术?”罗田生皱起眉,“那都过去一百年了,还能用吗?”
“农业技术不分新旧,只看适不适合。”叶天启笑了笑,打开手里的便携箱,取出一袋稻种递给罗田生,“这是我们用1995年的抗盐碱稻种,结合2095年本地土壤数据改良的品种,你看——”他指着种子袋上的标签,上面印着一串数据,“它的耐盐度能达到0.8%,正好适配稻花省的土壤,而且根系比普通稻种发达三倍,能吸收深层土壤里的水分,就算再遇到梅雨,也不容易烂根。”
罗田生捏起几粒种子,种子颗粒饱满,呈浅金黄色,放在鼻尖闻了闻,有一股清新的稻香味,和他以前见过的劣质种子完全不同。他犹豫了一下,看向叶天启身后的队员——那名叫林野的年轻队员正举着仪器走过来,仪器屏幕上显示着他家稻田的土壤数据:“罗大哥,你家的土壤盐碱度是0.72%,pH值7.9,正好在改良稻种的适配范围内。我们刚才测了,要是用精准灌溉技术,每次每亩地能省30%的水,还能减少土壤里的盐分积累。”
“精准灌溉怎么弄?”罗田生的眼神里终于有了点光——他最愁的就是浇水,普通灌溉要么浇不透,要么浇多了导致土壤板结,要是真能省水又高产,那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叶天启蹲下身,从便携箱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控制器,控制器上有几个按钮,还有一个微型显示屏。他按下按钮,控制器顶端弹出一根细管,对着稻田的土壤轻轻一点,显示屏上立刻出现了土壤湿度的分布图。“这是智能灌溉控制器,你把它埋在稻田中央,它会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低于20%时会自动提醒你浇水,还能算出每亩地需要多少水,避免浪费。”他又拿出一把镰刀,割下几株已经成熟的秸秆,“至于秸秆还田,你把收割后的秸秆粉碎,撒在田里,再用犁翻到土壤里,秸秆腐烂后能变成有机肥,还能改善土壤板结,比施化肥还管用——我们带了三台秸秆粉碎机,明天就能给村里的农户分下去。”
罗田生看着叶天启手里的控制器和种子,心里的石头慢慢落了地。他想起三天前,一个陌生男人找到他,说能帮他弄到“2120年的高产稻种”,亩产是普通稻的三倍,只是要先付一笔“定金”,还说要带他去一个“秘密基地”取种。当时他心动过,但又觉得这事太玄乎,一直没敢答应——现在有了叶天启送来的改良种和技术,他突然觉得,那些“一步登天”的诱惑,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叶专员,这种子和技术……要钱吗?”罗田生小声问,他怕又是高价,就算种子再好,他也买不起。
“全是免费的。”叶天启收起便携箱,“时间管理局的扶持项目,就是为了帮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不收一分钱。明天我们会在村里的晒谷场开个技术培训班,教大家怎么播种、怎么用控制器,你要是方便,可以组织村里的农户都来听听。”
罗田生重重地点点头,眼眶有点发热。他攥着那袋改良稻种,像是攥着救命的希望,对着叶天启连连道谢:“太谢谢你们了!要是这稻种真能高产,你们就是稻花省的恩人啊!”
叶天启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看向远处的稻田,心里轻轻舒了口气——他们赶在罗默带罗田生偷种前一天赶到,总算稳住了第一个关键节点。他对着通讯器轻声说:“苏晓,这边情况稳定,你们那边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