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6章 罗阳——(人物5)

第6章 罗阳——(人物5)(2/2)

目录

罗阳不敢回头,拼命往前跑,热浪灼得他的皮肤发疼。他跳进飞车,手忙脚乱地输入“2110.09.15·火球区能源省·废弃仓库”的坐标,引擎瞬间轰鸣起来。他回头看了一眼,机器人的机械臂已经快碰到飞车的外壳,时空扭曲的感觉袭来,发电站的红色岩浆在视线里变成了模糊的光斑。

等飞车落地时,天已经亮了。罗阳瘫在驾驶座上,浑身湿透,手里的全息存储器还在发烫——里面存着2145年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

三、阳能集团的崛起:成本与垄断的游戏

回到2110年,罗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研究手里的技术。他发现,地热发电的核心在于“高效采集器”——能深入地下5000米,直接提取岩浆的热能,转化效率是传统地热设备的5倍;而太阳能转化技术,能把太阳能的利用率从30%提升到80%,就算在火球区的风沙天,也能稳定发电。

他用仅剩的积蓄,在能源省的郊区租了一块地,建了一个小型地热电站。为了降低成本,他按照技术手册,用罗修的“智能机械”制造采集器——罗修听说他要做新能源生意,很爽快地给了他成本价,还帮他联系了罗海生的物流,把设备运到工地。

三个月后,地热电站建成了。罗阳给电站取名“阳能集团”,开始向周边的工厂和居民供电。他的电价和传统火电一样,都是2星元/度,可成本只有传统火电的1/3——这意味着,同样卖一度电,他能赚1.5星元,而传统电厂只能赚0.5星元。

“阳能集团”的电价便宜、供电稳定,很快就吸引了周边的客户。以前用传统火电的工厂,纷纷换成了“阳能电力”;居民也愿意用,因为电价没涨,供电却从不中断——传统电厂经常因为燃料不足停电,而罗阳的地热电站,只要地下有岩浆,就能一直发电。

2111年,罗阳又在火球区的其他城市建了三座地热电站,还在水球区和月球区建了太阳能电站——水球区多雨,他就用“高效储能技术”储存电能;月球区光照强,太阳能转化效率更高,发电成本更低。他的“阳能电力”很快占领了火球区60%的能源市场,传统电厂纷纷倒闭,只剩下几家大型电厂,还在苦苦支撑。

罗阳也变得不一样了。他不再穿洗得发白的工装,而是换上了昂贵的西装;不再住10平米的出租屋,而是在能源省的山顶买了一栋别墅,把母亲接过去,还请了专门的护工;他的通讯器里,存着罗田生、罗修、罗海生、罗晴的联系方式,他们经常一起开会,商量怎么“互相扶持”——罗田生的粮库用“阳能电力”,罗阳给最低价;罗修的工厂用电,罗阳保证不中断;罗晴的医院需要稳定供电,罗阳专门建了一条专线。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把电价降下来,让更多人受益。罗阳笑着说:“我建电站是为了赚钱,不是做慈善。电价要是降了,我怎么养母亲,怎么扩大生意?”

他早就忘了当初在加油站的窘迫,忘了母亲攥着空药瓶的样子——现在的他,眼里只有“阳能集团”的扩张,只有越来越多的财富。

四、能源垄断的寒冬:土地与光明的交易

2120年的M27星球,“阳能集团”的标志随处可见——火球区的地热电站冒着白色的蒸汽,水球区的太阳能板铺成了一片蓝色的海洋,月球区的储能站闪烁着淡蓝色的光。这一年,罗阳的“阳能集团”控制了全球85%的能源供应,剩下的15%,也都是他的“合作电站”,必须从他这里购买核心设备和技术。

罗阳开始“清理”市场。他把传统电厂的最后几家收购下来,然后关闭了所有传统火电站,理由是“污染环境”;他还抬高了能源设备的价格,其他想建电站的公司,要么买不起设备,要么得不到技术授权,只能放弃。

紧接着,他又把矛头指向了“贫困区”。2120年冬天,火球区的贫困区突然断了电——罗阳发布公告,说“贫困区的电力线路老化,需要维修,暂时停止供电”,但实际上,他是想逼贫困区的人“用土地换能源”。

“只要你们把手里的土地交给‘阳能集团’,我就立刻恢复供电,还能给你们免半年电费。”罗阳在贫困区的广场上,对着聚集的居民说。广场上的人一片哗然——那些土地是他们唯一的生存依靠,有的家庭在土地上种了一辈子粮食,有的家庭靠土地放牧,要是把土地交出去,他们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罗总,我们不能交土地啊!交了土地,我们吃什么?”一个老农跪在地上,哭着求他。罗阳没理会,转身坐上飞车,只留下一句:“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还不交土地,就永远别想用电。”

三天后,贫困区的人还是没交土地。罗阳真的没恢复供电——冬天的火球区,晚上温度能降到零下10℃,没有电,就没有暖气,没有热水,甚至连灯都开不了。无数家庭陷入了困境:老人冻得瑟瑟发抖,孩子发着高烧,却没有电煮药;家里的食物冻坏了,只能吃生冷的干粮。

罗阳的别墅里,却温暖如春。别墅里装了“恒温系统”,无论外面多冷,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5℃;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着全息电视,护工正给她煮着热汤;别墅的花园里,还亮着景观灯,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雪地里闪着光——这些电,足够贫困区一个家庭用一年。

有记者问罗阳,为什么要断贫困区的电。罗阳笑着说:“那些土地在他们手里,也种不出多少粮食,交给我,我能建更多的电站,为更多人提供能源,这是‘资源优化配置’。”

可他所谓的“资源优化配置”,不过是把土地变成自己的资产,把能源变成控制民众的工具。贫困区的人最终还是交了土地——他们实在受不了寒冷和黑暗,有的家庭甚至为了用电,把祖传的土地都交了出去。

罗阳得到了土地,建了更多的电站,“阳能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他经常站在别墅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电站,心里满是得意——他从一个加油工,变成了控制全球能源的“大亨”,这一切,都要感谢罗默给的那串坐标,感谢自己当初的“赌一把”。

他没看到,贫困区的居民在黑暗里蜷缩的身影;没听到,孩子因为没有电煮药而发出的哭声;更没想起,自己当初在加油站,也曾因为交不起电费,被断过电。

2120年的冬天,火球区下了一场罕见的雪。雪落在“阳能集团”的电站上,像一层白色的纱;雪也落在贫困区的破房子上,压垮了不少屋顶。罗阳坐在温暖的别墅里,喝着热咖啡,看着窗外的雪,心里没有一丝波澜——对他来说,能源就是权力,权力就是一切,至于普通人的死活,跟他没有关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