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红豆生南国 > 听曲(重修)

听曲(重修)(2/2)

目录

然而,这分清雅,与她的灵动,有些矛盾了。

萧梓霁的眸中浮上失望,邀她入座后,又让宫人加了一个炭炉。

萧梓霁道:“前几日听说乐师作了新曲子,曲名极为有趣,便想着邀于小姐一起听听。”

于芷苓好奇:“是什么样的曲名?”

萧梓霁道:“强人所难。”

于芷苓一怔,遂明白他一语双关。

果真不能期待,这人是讲不出什么好话的。

于芷苓抱着手炉,听着炭火的剥裂声,盯了萧梓霁半晌,才道:“这曲名倒是符合殿下。”

“符合孤?”萧梓霁的食指敲着桌面,“于小姐从哪里看出符合孤的?”

“秋苑,殿下让沈侧妃抚琴。”于芷苓提醒他。

萧梓霁回忆一番当时的情形,继而否认:“这可不是孤强人所难,当时说你们琴艺绝佳的,是母后。”

于芷苓顿时语塞,萧梓霁这意思,是让她去指责皇后才是罪魁祸首。

见她沉默,萧梓霁追问:“孤说的不对吗?”

于芷苓直言道:“殿下既知皇后娘娘有意为难,为何不替沈侧妃解围?”

“解围?”萧梓霁敲着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孤没有吗?不过,也不需要孤。”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一改语气,立马作轻松态:“于小姐今日好生安静,我还当你是个叽叽喳喳的性子。”

瞧着四下无人,于芷苓索性大着胆子瞪他一眼:“殿下准备的‘强人所难’,何时可以听到?”

萧梓霁想了想,道:“乐师今日不能来了,奏乐这事,不如就由于小姐代劳罢。毕竟,这曲子叫‘强人所难’,你说对不对?”

想不到,他竟是在这儿等着,来为难自己。

于芷苓故作苦恼:“殿下说这曲子叫‘强人所难’,但芷苓怕自己琴艺不佳,无法完整表达其中之意。”

随后,她又笑了笑:“不如,殿下与我一起抚琴如何?毕竟,这叫‘强人所难’呀!”

萧梓霁的脸色,瞬时冷了下来。

他不发话,就听于芷苓命令宫人:“去将殿下准备好的琴,擡上来吧!天气这么冷,可别因为耽搁,冻坏了殿下的身子。”

宫人一听,赶忙将琴架好。

让太子生了病,他们不仅要挨罚,说不定连命都会没了去,谁也不敢多耽搁。

待一切准备妥当,于芷苓又让宫人去填炭火。

萧梓霁撑着下颌,饶有兴致地看着她:“你倒是有点儿东宫太子妃的样子。”

于芷苓将手炉放在桌上:“不知东宫太子妃,可否邀殿下共弹一曲?”

萧梓霁回绝:“‘邀’是出于礼貌,不符合今日要听的曲子。”

于芷苓起身,脸上依旧笑容不退:“芷苓不爱强人所难,只尊重他人意愿。若殿下愿意,芷苓亦是开心的。”

萧梓霁看了她半晌,命令宫人:“再去填张凳子来。”

***

过了晌午,于芷苓才得以离宫。

宫人重新准备了手炉,并将它交于萧梓霁的手上。

萧梓霁接过后,却是将它塞进于芷苓的手里。

他道:“换一个新的。”

随后,又为于芷苓戴上风帽:“这里到芳晴殿有些远,走过去,可别冻坏身子。”

于芷苓不解,沉默着看他。

于是,萧梓霁耐心解释:“宁安王与沈侧妃住在芳晴殿,你若想过去听曲,这手炉还是换个新的好。从这里过去,要花些时间。已经入了冬,孤的太子妃,可不能染上风寒。”

于芷苓的手指,因握手炉太过用力,而泛了白。

他知道了。

“为什么?”于芷苓低声问着,“为什么……”

萧梓霁松开攥着风帽的手,转身背对着她道:“大抵是觉得你穿红衣好看。就看了一眼,就觉得好看。于芷苓,孤只说一遍,别想着退婚这事。”

言罢,萧梓霁头也不回地走了。

于芷苓抱着手炉,沿着来时的路,走到她与沈宁的相遇之处。

驻足,擡头望向天时,有片片雪花落下。

她闭上眼,感受落雪消融,在脸上散开的凉意。

原来,他住在芳晴殿。

于芷苓睁眼,将手炉放在脚边,又摘了风帽,手负于身后,一边轻快地迈着步伐继续向前,一边哼起小调。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①”

落了雪的宫道,一片寂静。

一只小小的手炉,燃着最后一点相思。

***

十二月初一,于芷苓嫁入东宫,直至守岁宴上,她才又见沈宁。

顾冉的手,也逐渐康复,于芷苓却未再提起听琴一事。

入了春,宁安王进了政议院。

于芷苓拨着琴弦,指尖下淌出一段无名的悦耳琴音。

宁安王,已被她封于心底。

所有的少女情思,也在那个雪天里,全部燃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