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2)
傅钧义巡视完城防回到府衙之中,他召集来麾下大将,面色沉重地说道:“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杭州府可能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足够多的棉衣,我想带兵突袭北蛮,去他们的部落里收集御寒的衣物。”
“将军!三思啊!”
“不可!北蛮人本就耐寒,比我们有身体优势,雪天突袭,胜算不大,若是将军受了伤或者有什么人员折损,一定会打击士气!”
“此举不妥啊!”
手下们纷纷阻止,傅钧义听得心中烦闷,只能问其他,“去东境和西境买棉衣的人回来了吗?”
手下们脸色微沉。
从庆州出发的每条路都被雪堵住了,大雪封山本就路难行,那些人有没有抵达东境西境都未可知。
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傅钧义的护卫突然冲了进来,兴奋地禀报,“侯爷,杭州府的棉衣送来了!”
傅钧义惊喜不已,赶紧大步走出府衙去迎杭州府的人,让他惊讶的是,送来棉衣的车队都挂着谢氏商行的旗幡,护送车队的人员里还有不少熟人,一半都是之前在江州救下的谢家护卫。
商队的领头人是谢家的二少爷谢青河。
谢青河的视线落在傅钧义身上,看他人高马大、身强体壮、精神抖擞,忍不住连连点头。
他心想:不枉我顶着风雪来庆州啊,这未来三妹夫果然如六妹说的那般,很适合用来冲喜啊!
傅钧义不知他心中想法,感激地冲他点点头,来不及多言,确定棉衣没有问题后,赶紧让人把棉衣安排下去,先紧着守城的士兵,其次是受冻的百姓。
庆州的士兵和百姓都因为棉衣的到来重燃希望,这座雪灾下的城池重新恢复生机。
傅钧义一直忙碌到傍晚才有空闲,第一时间过来见杭州府和谢氏商行的人。
一场薄宴设在府衙之中,傅钧义拿出当下能拿出的最好的酒菜,郑重谢过送来棉衣的厉郎中和谢青河。
傅钧义起身,举着酒杯的时候眼里满是感谢,“傅初在此处谢过两位义士相助,多谢你们及时送来棉衣,救下庆州的将士和百姓。”
一杯饮尽,他又躬身朝两人一拜。
厉郎中和谢青河赶忙起身扶他,让他不必行此大礼。
三人饮酒用餐,气氛十分融洽。
厉郎中适时开口,“其实,这次棉衣一事最大的功臣不是我,而是来杭州府游学的北斗书院学子谢知谢兄弟。”
傅钧义眼睛发亮,心口仿佛注入一股暖流,他真的没想到会从杭州府的人口中听到谢青云的名字,“青云兄做了什么?”
夹菜的谢青河骤然听到“青云兄”三个字,动作顿了顿,有些惊讶又疑惑地看着傅钧义。
傅钧义笑着解释道:“厉大人口中的谢知是我的好兄弟,青云是他的字。”
他的笑意越深,只是念着青云兄的名字,都有丝丝缕缕的甜意在口腔蔓延。
谢青河恍然,有些惊叹,“那真是太巧了,我们谢家这一代刚好是青字辈,家中三妹取名时就取了一个‘云’字,也叫谢青云。”
大武朝的开国皇帝是女子,因此对于女性的闺名不像前朝那么忌讳,女子的名讳和男子一样可以告知他人。
厉郎中惊奇不已,“这世间竟有这样的缘分,侯爷的好兄弟与青河兄的三妹妹同姓谢就很难得的,竟然一个用‘青云’作名,一个用‘青云’作字!”
他笑着调侃,“谢学子一表人才、才华横溢,谢三娘秀外慧中、倾国倾城,何不结成姻缘?”
傅钧义和谢青河的冰冷视线同时扫过来,那淬冰般的目光冻得厉郎中一个哆嗦,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赶紧拍了拍自己的嘴巴,“哎呀,我不小心说了胡话,二位见谅,我自罚一杯!”
厉郎中喝了一杯酒赔罪,两人的视线才再度恢复温度。
傅钧义:什么谢三娘谢四娘,休想与我抢青云兄。青云兄不爱女子,只爱我!就算他们两个人再有缘分,我也会斩断这份缘分。
谢青河:一介学子哪里配得上我家惊才绝艳的三妹妹。三妹妹要找男人,也应该找面前这位威名赫赫的少年将军。
谢青河这么想着,就忍不住想炫耀自家三妹妹,他喝了一口酒,笑眯眯说道:“我家三妹妹可优秀了,十二岁就参加县试一举夺魁,到了十五岁已经拿下县试、府试、州试的三试案首,在我们江夏有‘谢三元’的美名呢!”
傅钧义听他炫耀,也忍不住炫耀起来,“我家青云兄也很厉害,也有‘谢三元’的美名,他虽然来自偏远的云州,但是博闻强识、能力出众,三试案首的成绩一出来被云州刺史举荐来北斗书院读书,读书期间每次月考都是天权楼第一,他甚至还小小年纪就出版了一本惊世骇俗的算学书!”
有些恍惚的厉郎中:……三试案首是批发的吗?为什么一下子就遇到了两个?
谢青河不喜欢自己妹妹被压风头,鉴于自家妹妹没有出书的成就,他决定换个方向夸,“我家三妹妹长得可好看了,是天上飞下来的仙女,在我们江夏当得上第一美人之名!”
傅钧义也跟着夸,“我家青云兄也很好看,是君子如玉,是朗月清风,是天宫中的谪仙人,不仅是北斗书院第一美男子,还是京城第一美男子!”
默默吃饭的厉郎中:……还能不能好好吃饭了,你们的妹妹兄弟又不在这里,夸得天花乱坠能咋地?
傅钧义和谢青河还在换着法夸自己的兄弟和妹妹,厉郎中越听越觉得这两个“谢青云”十分般配。
他决定了,等回到杭州府一定要把谢三娘介绍给谢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