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一份菜单,半个欧洲!陈老登门,手都在抖!(1/2)
京城的清晨,是从胡同口那家老字号豆浆铺的石磨转动声中醒来的。
阳光穿过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枝叶,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陆青山睡了不到四个小时,却觉得是几年来最安稳的一觉。没有三万米高空的稀薄空气,没有华尔街的彻夜不眠,只有妻子在身旁平稳的呼吸声,和隔壁屋里女儿偶尔发出的呓语。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院子里,陆华正在打一套军体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完全看不出是年近七旬的老人。看到陆青山出来,他收了拳,只是点了点头,眼神里却透着一股踏实。
“醒了?去洗把脸,你妈熬了粥。”
厨房里,王桂兰和林月娥正忙活着。锅里的小米粥咕嘟着,散发出浓郁的米香,蒸笼里是白白胖胖的肉包子。金虎趴在厨房门口,闻到香味,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
这就是家。
饭桌上,一大家人从周边各个院子过来父母家里吃早饭,围坐在一起,林月强也在其中。陆晓雪坐在特制的小椅子上,小口小口地喝着粥,小脸被热气熏得红扑扑的。
“爸,今天还讲拔萝卜吗?”
“今天不讲了,”陆青山给她夹了个包子,“今天爸爸带你去北海公园,划船。过两天跟爸爸妈妈回山湾村,去看看姥姥姥爷,好不好?”
“好耶!”小家伙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陆青军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眼圈乌黑,手里却拿着一份刚从邮局取回来的《参考消息》。
“哥,你火了。”他把报纸拍在桌上,指着一个不起眼的版面角落。
【本报讯:欧洲金融市场昨日遭遇罕见动荡,法兰克福、巴黎等地指数出现大幅下跌。据外媒分析,可能与部分欧洲老牌家族企业面临的巨额历史债务清算问题有关。一个名为‘全球稳定与发展基金’的新兴组织成为市场焦点。】
报道写得语焉不详,充满了猜测和暗示。
陆华拿起报纸,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地看着。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他放下报纸,看向陆青山,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青山,你吃完跟我到书房来一下。”
书房里,陆华关上门,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报纸上说的,是你干的?”
“是。”陆青山没有隐瞒。
“胡闹!”陆华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他不是真的生气,而是后怕。作为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人,他比谁都清楚,动那些西方老牌家族的根基,意味着什么。
“你知不知道,这跟在虎口里拔牙有什么区别?他们会不择手段报复你的!你自己在外面,你让月娥和晓雪以后怎么办?”
“爸,”陆青山看着父亲,声音平静而有力,“我就是为了她们,才去拔的这颗牙。我不拔,他们就会用这颗牙,来咬我们。我不但拔了,我还把它敲碎了,磨成了粉,让他们自己,一口一口地咽下去。”
陆华看着儿子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张了张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个儿子,已经成长到他完全无法理解的高度了。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汽车的引擎声。
王尚红快步走了进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穿着一身中山装的老人。
陆华一看到那位老人,瞳孔猛地一缩,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敬了个军礼。
“陈老!您怎么亲自来了?”
来人,正是主管经济工作的陈老。
陈老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目光落在了陆青山身上,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赞叹。
“小陆同志,我今天来,是来给你送‘早餐’的。”陈老坐下后,从王尚红手里接过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推到陆青山面前,“这是欧洲那边的朋友们,连夜送来的‘菜单’。”
陆青山打开纸袋,里面是一份份资产交割的清单。
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荷兰的鹿特丹港部分股权、北海的油田、巴西的铁矿、非洲的钻石矿……甚至还有几家欧洲主流报纸和电视台的所有权转让协议。
“青山同志,”王尚红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你这一晚上,给国家挣回来了一个甲午战争的赔款都不止啊!叶宁用私人飞机将这些协议连夜送了过来。宣传部门的同志们看到里面的这份媒体名单,高兴得一晚上没睡,连夜开会研究怎么接手,怎么把我们的声音,传遍整个欧洲!”
陈老看着陆青山,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这份礼太大了,大到我们都有点烫手。最高首长让我来问问你的意见,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是稳一手,先消化这些战利品,还是……”
陈老的话还没说完,陆青山口袋里那个特制的卫星电话,又尖锐地响了起来。
陆青山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皱了皱眉,示意一下,接通后直接按了免提。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了大卫·科恩鬼哭狼嚎的蹩脚汉语的声音,背景里还夹杂着键盘被敲得快要散架的噼啪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