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落袋为安的惯性思维。(1/2)
萧承和叶帆一行人最终进入了天舟铝业的这家工厂视察生产。
至于怎么进去的嘛,当然是以官方身份进去视察,因为就算你通报上去,那你们企业的管理者反映过来后,视察也已经开始了。
这个,就是标准版的突击检查,主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明牌。
“萧书记、叶县长,您好,我是我们天舟铝业在这间工厂的负责人,生产总监李建树。”
“李总监是吧?”
“不敢,您叫我李就行。”
“那行吧,李同志,我和萧书记这趟下来呢,就是来视察视察你们天舟铝业的生产情况。”
叶帆没有明是冲着什么来的,反正就是给出了一个笼统的视察生产情况的目的。
“话不多,前面带路吧!”
这时候,还没来得及调整和提前安排的生产总监李建树心里就发慌了。
发什么慌?因为他没时间去搞那些作业式的标准接待流程啊!
像提前安排什么人、该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哪个环节,又比如,领导提问、慰问时,安排谁来回话。
这些,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毕竟,如果能提前安排,那自然就能排除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搞出一套标准化的答案。
但现在这种情况,就是属于突击考试了,没有提前准备安排一。
不过,事已至此,领导都发话了,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带路了。
进入生产线。
第一站就是熔铸车间。
进入车间,一目了然的就是流水线上分工明确的熔炼工、铸造工、扒渣工以及起重机司机等职工。
“萧书记,叶县长,这是我们的熔铸车间。”
“我们公司在生产方面有着明文规定,凡是参与生产的工人,皆需严格遵守相关政策规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并且只有达标后,才能从事生产。”
“值班方面呢?”
“分为白班和夜班。”
“白班和夜班,那就是两班倒?”
“我记得没错的话,铝产品生产,这个生产线是要24时连续运转来保障生产效益的吧?”
“是……,萧书记。”
“那一班就是十二个时的工作时长了?”
听到这,生产总监李建树顿时就反应了过来。
“萧书记,这……”
“萧书记问你是与不是,明白回话就是,支支吾吾的像怎么回事?”
“是,萧书记,是一班十二个时。”
“待遇如何?”
“如此高强度地作业,你们天舟铝业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提供了相应的社保缴纳、夜班津贴、工伤保险等应有待遇?”
这一句话,直接就问住了生产总监李建树。
“萧书记,我们公司有提供这方面的员工待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