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63章 播种紫苏

第363章 播种紫苏(2/2)

目录

林小婉听得入了神,仿佛能透过苏瑶的话语,看到许多年前,那个同样青涩的少女,在师祖爷的指导下,笨拙地学习播种的模样。石槽边的青苔似乎更绿了些,“乙亥年谷雨” 那几个字在暮色里若隐若现,像是在无声地见证着这代代相传的技艺。

“再试试。” 苏瑶松开手,退后一步,眼神里满是鼓励。

林小婉深吸一口气,努力回想刚才苏瑶按压太渊穴时的感觉,让那股暖流始终萦绕在腕间。她重新抓起一把紫苏子,这一次,她没有急于撒出,而是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感受着掌心种子的重量和温度。

当她再次抖动手腕时,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粘在掌心的种子,像是突然被赋予了生命,争先恐后地从她指尖跃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然后疏密有致地落入土中,仿佛天生就知道自己该在什么位置。

林小婉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手,又看了看土中的种子,眼睛亮得像落了星辰。“它们…… 它们真的听话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苏瑶站在一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杏黄锦囊在她腰间轻轻晃动,流苏扫过衣料,发出细碎的声响。“不是它们听话,” 苏瑶轻声说,“是你听懂了它们的语言。”

林小婉接过陶罐时,指尖触到陶壁的细小花纹,是缠枝莲的样式,边缘处有些磨损,想来已是用了许多年头。罐口飘来的甜香愈发浓郁,混着晚风里的草木气,竟让她想起幼时祖母做的槐花蜜水,喉头不自觉地泛起些微的清甜。

“雪水要取立春前的,” 苏瑶正用竹片将土表的缝隙轻轻抿合,银钗斜插在发间,随着动作微微晃动,“那年头场雪下得急,师祖爷凌晨就站在梅树下接雪,竹筐上垫着新拆的棉絮,说是能留住雪的清气。” 她忽然抬手接住一片飘落的紫藤花瓣,指尖转了转,那花瓣便轻轻落在石槽边缘,“接满三陶罐,要在阴凉处存到谷雨,化雪时才不会失了性子。”

林小婉低头看向罐中,那些透明薄片在淡金色的水里缓缓沉浮,细看才发现是蜂蜡的碎屑。“蜂王浆得是清晨取的,” 苏瑶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声音里带着笑意,“那时的工蜂刚出巢,酿的浆里带着露水气。师祖爷说,草木要醒,先得让根喝到带活气的东西。”

她学着苏瑶先前的样子,将陶罐倾斜着往土上浇。水流刚触到泥土,果然听见细微的 “嗞嗞” 声,像是初春解冻的溪流漫过冻土。水痕漫过北斗七星的纹路时,林小婉忽然发现那些紫苏子像是被什么东西顶了下,种皮上竟鼓起个极小的弧度,惊得她猛地停了手。

“别怕。” 苏瑶按住她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陶罐传过来,“这是种子在伸壳呢。” 她示意林小婉继续浇,目光落在石槽角落,那里有株半枯的紫苏梗,是去年留下的,“你看那老梗,去年结的种子落到土里,今年开春自己就冒芽了。草木的性子野,却最认人心。”

罐里的水渐渐见了底,最后几滴落在石槽壁上,顺着 “乙亥年谷雨” 的刻字蜿蜒而下,像是给那些模糊的笔画描了道金边。林小婉把陶罐放回廊下时,发现罐底沉着些细小的金沙,在暮色里闪着微光 —— 想来是熬蜂王浆时特意加的,取的是土生金、金生水的意思。

“今夜要是起风,记得来把篱笆再扎紧些。” 苏瑶将杏黄锦囊里的碎米撒给檐下的灰鸽,鸽群扑棱着翅膀飞起,带起的风卷得石槽里的泥土轻轻颤动,“紫苏芽最娇贵,见不得骤风。”

林小婉望着石槽里渐渐变暗的泥土,忽然觉得那些深埋的种子正在发出极轻的呼吸声,与远处天边亮星的闪烁节奏奇妙地重合。她伸手碰了碰篱笆上的木牌,朱砂 “紫” 字的最后一笔微微上翘,像是在回应着什么。夜风掠过回廊的挂铃,叮咚声里,仿佛真有谁在泥土深处,轻轻应了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