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36章 薪火相传

第336章 薪火相传(1/2)

目录

她走到药田边,指尖拂过刚抽出新芽的防风,叶片上的细毛蹭得指腹发痒。去年张思贞为了采这味药,在石坡上摔破了膝盖,如今那处疤痕该早已淡去,就像他初学时总记错的药名,早已被扎实的记忆覆盖。

田埂边的紫苏长势正好,紫绿相间的叶片在风中舒展,恍惚间竟与林小婉初认药时那张困惑的脸重叠。她弯腰掐下一片嫩叶,指尖沾染的紫汁晕开来,像极了那年教这孩子辨药时,在她掌心画下的区分标记。

远处的巷口传来陈老伯洪亮的道谢声,夹杂着林小婉教他煎药的细致叮嘱。苏瑶直起身,望见药田尽头的篱笆外,张思贞正笨拙地帮李郎中搬着药箱,林小婉则踮着脚,把那包云雾草小心翼翼地放进药柜最上层。

风穿过药田,掀起她素色的衣襟,也吹动了晾在竹竿上的药草。当归的浓郁、薄荷的清冽、紫苏的辛香在空气里交织,酿成一股独特的气息,那是光阴在药香里浸泡出的味道,带着师徒三人共度的无数个晨昏的温度。

她转身回屋时,看见灶台上多了个油纸包,拆开来看,是街口那家的桂花糕,还带着温热的气息。想来是两个孩子趁送药的间隙,特意绕路买回来的。苏瑶拿起一块放进嘴里,清甜的桂花香在舌尖漫开,忽然想起那年中秋,她们在药圃种下的桂花树,今年该是第一次开花了。

窗台上的薄荷依旧青翠,医案上的批注被风吹得轻轻颤动。苏瑶重新坐回案前,提笔在新的医案上写下今日的心得,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清晰的字迹,末尾处,那个小小的弯钩比往常更明显了些。

晨雾在山谷间缓缓流淌,苏瑶的话音被山风托起,裹挟着道观檐角铜铃的清响,飘向远处层峦叠嶂的山脉。她的目光穿透薄雾,仿佛能看见山下村落里卧病在床的百姓,那些因病痛扭曲的面容,此刻正化作她心头沉甸甸的牵挂。

“思贞啊,医学之路,漫长且永无止境。” 苏瑶轻轻摇了摇头,鬓角几缕白发在风中微微颤动,“每一个患者的病情都复杂多变,为师多一份努力,便可能多一份希望治愈他们。” 她的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与沧桑,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无数个日夜,回望那些在药庐中苦思病案、在山野间寻药跋涉的时光。

张思贞静静地听着,喉结不住地滚动。他望着师父被晨雾笼罩的身影,突然发现曾经挺拔如松的脊梁,不知何时竟有了微微的弧度。那坚定的眼神里,藏着的是对医学的执着,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无数个黎明破晓前,师父独自一人背着药篓,踏着星辉走向深山的背影;看到了深夜里,师父就着昏黄的油灯,翻阅医书直至东方既白的模样。

“为师虽然欣慰于你们的成长,但为师自己也不能停下脚步。” 苏瑶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在医学上有更深的造诣,才能更好地救治更多的病人。” 她抬手轻抚过廊下挂着的药锄,那锄头刃口已经磨得薄如蝉翼,木柄被岁月包浆得温润如玉,每一道纹路里都镌刻着她行医济世的初心。

张思贞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红,一股强烈的敬佩之情在心中翻涌。他郑重地拱手,声音洪亮而坚定:“师父,弟子明白了。我们定会紧紧跟随您的脚步,努力学习医术,不辜负您的期望。” 他暗暗发誓,从今往后,定要与师父并肩作战,分担这份重担,将这份医者仁心传承下去。

苏瑶欣慰地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暖意。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张思贞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好孩子,有你们这样的弟子,为师很是欣慰。” 她的目光变得愈发柔和,像是春日里的暖阳,“记住,医学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对生命的尊重。每一味药材,每一张药方,都关乎着病人的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

山风渐起,吹得庭院里的药香愈发浓郁。张思贞望着师父的笑脸,忽然觉得,这小小的道观,承载着的是比山还重的责任,是一代又一代医者守护生命的信念。而他,作为师父的弟子,此刻终于真正懂得了这份使命的分量,也找到了自己毕生追寻的方向。

晨雾在山间翻涌,像一床厚重的绒毯笼罩着道观。林小婉发间还沾着未干的露水,裙摆被山风掀起,她气喘吁吁地奔到苏瑶和张思贞面前,鬓角的碎发被汗水黏在泛红的脸颊上。“师父!” 她弯腰行礼,声音带着急切的喘息,腰间悬挂的药囊随着动作轻轻摇晃,里头装着她连夜研磨的金疮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