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34章 温润弧度

第334章 温润弧度(2/2)

目录

檐角的铜铃被风撞得叮当响,像极了多年前那个清晨,她也是这样背着药篓下山,身后传来师父的声音:“瑶儿,记得看云识天气!”

苏瑶抬手按了按发酸的眼眶,掌心还留着姜枣茶的余温。她转身回屋时,瞥见窗台上晒着的紫苏,那是今早孩子们趁她没醒时采的,叶片上还带着露水。药庐里静悄悄的,只有药香在晨光里慢慢流淌,像段没说尽的牵挂。

忽然,她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刚要转身,就见张思贞跑回来,把个油纸包往她手里塞:“差点忘了,这是师妹采的野山参,您炖鸡汤补身子。” 少年的脸颊被风吹得通红,眼里却亮得像落了星子。

林小婉也跟着跑回来,把鬓边新摘的野蔷薇别在门楣上:“师父说过,蔷薇能安神。” 她的指尖还沾着泥土,却把花瓣摆得整整齐齐。

看着他们再次跑远的背影,苏瑶忽然笑了。檐角的铜铃还在响,山风里带着薄荷的清香,她低头打开纸包,那支野山参须根完整,定是孩子们趴在山石上挖了许久。晨光穿过窗棂落在参须上,闪着细碎的光,像极了少年眼里的星辰。

她转身去丹房煎药,药碾子转动的声音里,混着远处传来的铜铃叮当。这一次,苏瑶没有再回头,只是把药炉的火拨得更旺了些。她知道,有些路,总要让他们自己走;有些风雨,该让他们学着挡了。

张思贞垂在身侧的手猛地攥紧,指节泛出青白。他想起上月林小婉为了采一株雪莲花摔在青石上,至今手肘还有块青紫的瘀伤。那时师父也是这样轻描淡写地说 “你们身子骨嫩”,可谁都瞧见她深夜独自坐在药炉前,对着医书熬红了双眼。

“师父!” 他膝头一弯竟直直跪了下去,青石地面撞得膝盖生疼,可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弟子去年随您在终南山历练,暴雪封山时也曾守在崖边采药七日,这点寒气算得了什么?倒是您,前日为了等陈老伯的药引,在药庐守到天明,昨日又冒雨去后山寻那味千年何首乌 ——”

话未说完,就被苏瑶伸手扶住了胳膊。她的指尖有些发凉,力道却不容置疑:“起来说话。你是为师最看重的弟子,该知医者仁心,更该知量力而行。” 她转身看向院角那株老槐树,树皮上还留着张思贞初学认药时刻下的记号,“陈老伯当年曾救过为师的性命,他的病,我不能不管。”

张思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师父背着高烧昏迷的自己在山路上狂奔,棉鞋踩进积雪里发出咯吱声响,她的呼吸急促得像破旧的风箱,却始终把他护在怀里。那时他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能为师父遮风挡雨的人。

“弟子明白师父的心意。” 他站直身子,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可您前日诊脉时,自己的手也在抖。林小婉夜里偷偷去您窗下听过,您咳嗽得整宿睡不着。陈老伯的病需要慢慢调理,您要是垮了,谁来 ——”

“放肆!” 苏瑶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可眼角的红痕却泄了底。她转身从门后药篓里取出用油纸包好的药草,翠绿的叶片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这是今早刚采的云雾草,你拿去按这个方子煎。” 她从袖中摸出泛黄的纸笺,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却在末尾处微微发颤,“陈老伯今日该换药了,你们……”

话音未落,就见林小婉端着个青瓷碗从月亮门跑出来,裙角沾着几片药渣:“师父!您看我把陈老伯的安神汤熬好了!” 她跑得急,发髻都散了半缕,“我照着您的方子加了三钱合欢皮,您尝尝火候对不对?”

苏瑶接过瓷碗的手顿了顿,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药香里混着淡淡的蜜香,是她曾提过的陈老伯不喜苦味。她舀起一勺吹了吹,温热的药液滑入喉咙时,竟尝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甘甜。

“林小婉,你何时学会偷改药方了?” 她的语气带着嗔怪,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不是偷改!” 林小婉慌忙摆手,辫子上的银铃叮当作响,“我昨夜翻了您的《青囊经》,里面说心郁者需甘缓,加些蜂蜜既能调味,又能助药力。” 她忽然压低声音,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这是我托山下货郎买的川贝,您总咳嗽,该炖些雪梨润润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