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迫与楚王解战袍 > 第85章 慕凤昭 满朝文武,支支吾吾。

第85章 慕凤昭 满朝文武,支支吾吾。(1/2)

目录

第85章 慕凤昭 满朝文武,支支吾吾。

长公主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也无意为难皇后,“不过有句话你说对了,看在你是太子生母的份上, 本宫不会杀你, 本宫的通天路,不会因为你, 沾上半分污迹。”

像是要印证她的所言不虚, 长公主抽调了一队彤卫扮作宫女来将这宫殿围了个水泄不通,护卫皇后娘娘的安全, 也密切监视皇后娘娘的动向。

至于看顾皇后不要自杀, 她倒是从来没这么想过。

大渝的贵女,何种境地里都会好好活着, 绝不会自戕。

皇后娘娘的椒房殿,她从小踏熟了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是她看过的事物, 地气足风水好的殿宇, 多年精心养护,还是昔日繁盛庄严的模样。

只可惜人事全非。

她和阿兄从前会在清明挂上满殿风筝春幡祈福, 端午悬艾草与五毒香囊,中秋阖家赏月,上阳挂得满堂火树银花。

阿娘怕冷, 但总不扫兴,裹得厚厚地站在堂下,笑意盈盈地看这她和阿兄忙上忙下。

就像现在这样, 灯笼是她叫点起来的,堂下的阿娘全副武装,抹额厚氅都滚了白狐皮的毛。

单刀半翻髻上的凤衔珠步摇如天边星斗, 光华璀璨。

“两军阵前,英烈事迹?哀家的长公主可真是威风。”

记忆里玉人儿一样的阿娘突然开口了,碎玉之声搅碎了慕凤昭眼前一家团圆的和乐美景。

此刻眼前的阿娘,眼角添了细纹,鬓边多了白发,满面愁容,却难得有了些一国太后的威严。

“珣儿的太子之位都被废了,如今只有雍州牧,自然不会有大渝太子血溅沙场。”

慕凤昭迎上去,无赖说道。

“大娘——”

慕凤昭却打断她,“夜深风寒,大娘送母后回寝殿休息。”

阿娘天生一副柔肠,从前阿爷在世护她护得太好了,难保不会都想保全,阿兄的事不知母后知道多少,她一句也不预备多说。

“母后。”长公主温柔地替太后拢紧她的厚氅,不容质疑道:“如今母后期望的天下无事,谁都能得以保全的局面,只有一个法子能实现。”

太后一时怔住,这副说一不二唯我独尊却又温言轻语的模样,像极了先帝,只是这位先帝,不是她的夫君,而是观音的阿翁。

“无论母后听到什么风声,若想保全你的一双儿女和齐氏一门,都不要理会,您稳稳坐在正殿上,阿音必如您所愿。”

五更时,天未大亮,晦暗一片,雪沫子不期然飘了满城,骑马上朝的大员们行至宣政殿时,雪沫子融进了外裳,斑驳一片,有碍观瞻。

宫里地龙还未起,内侍官搬来熏笼给百官熏裳。

陛下的肱骨,高官厚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得也不过是些家长里短,偶尔有一两声提及陛下,也飞快压低了声音。

楚王在人群之中,气质出尘,格格不入。

五更鼓过,内侍官鱼贯而入,训练有素地将熏笼擡了下去。

龙椅前的帘子也一寸寸地升了起来,帘子后头,没了前些时日摄政的河间王,端坐在龙椅之上的,亦不是陛下,而是花树翟衣的管彤长公主慕凤昭。

青织金线,花树宝钿却不施粉黛。

满堂哗然,一时间庄严肃穆的大殿如沸水入滚油,菜市场一样。

礼部尚书率先举笏板声讨,“长公主殿下此举,于理不合,请即刻降下街来,太庙自罚,上告慕氏列祖列宗,下以全国祚颜面。”

“此刻危急存亡之秋,众卿不知自省为国分忧,却抓着这微末小事依依不饶,可真是大渝的好臣子。”

青蚨顺着长公主的意思,将誊抄的幽州军报卷轴呈下去,百官一一传阅。

礼部尚书却如同事不关己一般不依不饶,“事虽如此,但龙椅象征国祚,公主此举终究于理不合。”

“于理不合?”长公主的声音没有半点起伏,陈述,“不知河间王摄政监国之时,礼部尚书是否如此刻义正言辞恨不能血溅当场呢?”

“若不是有本宫,礼部尚书那还能有命在本宫面前振振有词。”

慕仪朗的种种恶事,她还不预备白于人前,至于日后说到什么程度,得看陛下的身体恢复到什么程度。

“再者。”长公主站起身来,冷眼刮过堂下每一个人。

“本宫乃端文帝之女,景佑帝之妹,慕氏正统。身负两州军权,那把椅子本宫坐不坐得,由不得你一个尸位素餐的礼部尚书说了算。”

她一步步走下去,坠着夜明珠的鞋面随着她的动作一闪一隐,“幽州境况堪忧,平乱迫在眉睫,谁有法子平了这祸事,才有资格对本宫说三道四。”

长公主眼神一指,青蚨上前,腰间剑光一闪。

礼部尚书捂着脖颈倒了下去,眼睛死死瞪着前方,转瞬便没了气息。

一队亲卫即刻进来,收拾了血迹,擡走了尸体。

地板重新光鉴可人,仿佛方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