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29章 基层创新案例

第29章 基层创新案例(2/2)

目录

案例汇编的最后一页,钢笔水慢慢晕开,把 \"明天\" 两个字泡得有点模糊,像蒙了层水汽,看不真切。祁同伟摸出手机,屏幕上还留着刚才通话的记录,给望月镇派出所所长发了条消息:\"别琢磨怎么上报纸,想想张大爷家的柴火怎么捆才结实,想想山里的路怎么才能好走点,那才是正经事。\" 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座钟咔哒响了声,像是在说,明天的太阳,总会照着该照亮的地方,不偏不倚,公允得很。

第二天一早,收发室的老张把份快递送到祁同伟桌上,牛皮纸信封的边角都磨破了,露出里面的硬纸壳,上面的地址是用圆珠笔写的,笔画歪歪扭扭,还沾着点泥土,带着股山里的土腥味。拆开信封,里面没有照片,只有张手写的感谢信 —— 信纸是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格子歪歪扭扭,字迹也跟着打晃,是张大爷托村里的小学老师写的。信里说,小李警官帮他把过冬的柴火都劈好了,码在屋檐下,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还在柴火堆旁边搭了个小棚子,怕下雨淋湿了,想得比自家孩子都周到。信纸的角落沾着点木屑,带着松木的清香,闻着心里踏实,像踩在刚翻过的土地上。

祁同伟把感谢信夹在案例汇编的最后一页,盖住了自己写的那行字。纸片有点薄,透过信纸能看见开始晃,这次没掉叶子,只有风穿过枝桠的轻响,像谁在低声说,有些创新,不用拍下来,也会在心里发芽,长出绿油油的叶子,透着生机。

宣传科的小王来汇报工作时,看见案例汇编还摊在桌上,那封感谢信的边角被风吹得轻轻颤,像只展翅的小蝴蝶,随时要飞起来。他想起昨晚接到望月镇的电话:小李他们正在帮养殖户加固猪圈,因为预报说夜里有暴雨,猪圈的后墙有点塌。他们找了些石头和水泥,光着膀子干到后半夜,汗水混着泥水往下流,没人带相机,只有手电筒的光在雨幕里晃动,像串移动的星星,照亮了沾满泥浆的裤脚和磨破的胶鞋。

祁同伟没再提案例的事,只是让小王把新到的防滑鞋和镰刀列个清单。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很轻,像春蚕在啃桑叶,笔尖偶尔顿一下,在纸上留下个小小的墨点,像颗小痣。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在清单上的 \"十双防滑鞋\" 那行字上,镀了层淡淡的金边,把字迹都照得暖和起来,像揣在怀里的热馒头。

临近中午时,祁同伟的手机响了,是望月镇派出所所长打来的,背景里有猪叫的声音,哼哼唧唧的,还有雨声噼里啪啦的:\"祁厅,猪圈加固好了,就是小李的手被钉子扎了,流了点血...... 您放心,没拍照,血擦在猪圈墙上了,算给猪年个红彩头,哈哈。\" 所长的笑声混着风声传过来,像远处的春雷,闷闷的却有劲儿,震得听筒都有点麻。

祁同伟挂了电话,把案例汇编合上,最上面那本的塑封被磨得更花了,像蒙了层雾,看不清里面的字。他想起老所长的话,创新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良心看的。就像这案例汇编,它可以记录很多事,但真正重要的那些,往往不在纸面上 —— 而在张大爷屋檐下的柴火堆里,在猪圈墙上那点没被拍下来的血迹里,在老百姓心里那杆秤上,沉甸甸的,压不住也瞒不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

办公室的门没关,风把案例汇编的最后一页吹得掀起来,露出那封沾着木屑的感谢信。阳光照在信纸上,\"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 那句话,每个字都透着股踏实劲儿,笔画里的墨汁像是掺了泥土,带着股厚重感,比任何精心拍摄的照片,都更像那么回事,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像推开了扇窗。

下午的会议上,祁同伟没提望月镇的创新案例,只让各单位汇报未解决的群众诉求。治安支队的队长说山区的信号不好,出警时经常联系不上,有时候得跑到山顶上才能打通电话,冷风灌得耳朵疼。祁同伟在笔记本上画了个信号塔的简笔画,塔身歪歪扭扭,旁边写着 \"下月初落实\",笔尖顿了顿,又添了句:\"别搞奠基仪式,悄悄建,建好了让老百姓能用就行,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散会时,夕阳正从西边的窗户照进来,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幅奇怪的画,线条扭曲却生动。祁同伟走在最后,看见小王把案例汇编抱在怀里,像抱着什么宝贝,胳膊肘都勒出了红印子,舍不得撒手。他突然想起望月镇的山路上,那些被警车轮胎碾出的辙印,弯弯曲曲通向各个村落,深一道浅一道,记录着来来回回的脚步,比任何汇报材料上的曲线,都更能说明问题 —— 那才是真正的基层地图,写满了故事。

回到办公室,祁同伟发现案例汇编的最后一页又多了样东西,是片新鲜的柏树叶,带着清冽的香气,叶尖上还沾着点露水,在阳光下闪着光,像颗碎钻。大概是小王放的,他知道自己喜欢山里的味道 —— 小时候在老家,门口就有棵老柏树,夏天的风一吹,满院子都是这个味儿,能驱散蚊子。树叶压在感谢信上,把 \"士兵\" 两个字盖住了一半,倒像是给那些整齐的柴火,又添了顶绿色的帽子,挺俏皮,透着点活泼劲儿。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祁同伟把案例汇编放进抽屉,没有锁。抽屉里还有半包没抽完的烟,是上次张大爷硬塞给他的,说是自己种的旱烟,劲儿大,抽着解乏,烟纸都有点发黄了。他想,明天早上打开时,或许会有新的东西放进来,不是照片,不是汇报,可能是颗山里的野栗子,或者是片玉米叶,带着泥土的气息 —— 那才是基层该有的创新味道,朴素,却实在,像山里人的性子,直来直去,不绕弯子。

夜里的风又起了,吹得窗户玻璃轻轻响,像有人在外面敲,节奏忽快忽慢。祁同伟躺在床上,想起望月镇的星空,比城里亮得多,星星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密密麻麻的,能看清银河的轮廓,像条发光的带子。小李他们巡逻的时候,警灯的光会不会惊扰了那些星星?或许不会,那些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被照亮,不管有没有人拍照 —— 天上的星星看得见,老百姓的眼睛也看得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