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9章 个 APP 的葬礼

第9章 个 APP 的葬礼(2/2)

目录

路过褪色的宣传栏时,昨天新贴的通知还带着浆糊味,A3 纸打印的黑体字写着:“即日起停用各类冗余 APP,社区工作以‘社区通’为主,考核标准调整为群众实际满意度”。落款处的红章盖得方方正正,鲜红的印泥把 “江州市社区服务中心” 几个字嵌进纸里,旁边不知谁用黑色马克笔添了行歪歪扭扭的字:“能帮老百姓解决事儿的,才是好东西”,末尾还画了个简笔画的笑脸,眼睛是两个小黑点,像孩童天真的涂鸦。

晚风卷着各家各户的饭菜香从居民楼里飘出来,红烧肉的甜腻混着炒青菜的清爽,在鼻尖萦绕不散。小陈的脚步轻快了许多,以前这个点,她正趴在服务台的电脑前,对着八个 APP 逐个签到、打卡、填报表,手腕上的电子表滴答滴答催着,生怕错过哪个程序的截止时间 —— 有次 “党建学习” APP 忘了签到,被扣了当月绩效,主任说 “形式都走不好,还谈什么内容”。现在手机屏幕上只有片绿色的梧桐叶图标,像枚小小的徽章别在右上角,干净得让人舒心。她想起李奶奶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时说的话,牙齿漏风有点含糊:“人啊,别让那些没用的东西绊住脚,多走走,多看看,心里才亮堂。”

手机又 “嗡” 地震了下,是电工老张发来的消息,带着张现场照片:“刚给李奶奶换灯时,发现她家卧室插座有点松,顺手修好了,记得录系统里。” 照片里的插座亮着红光,旁边还放着个测电笔,笔尖亮着,像颗小小的红星。小陈笑着回复个 “好嘞”,指尖划过光滑的屏幕,比以前戳那些层层叠叠的表单时,踏实多了。夜色像块浸了墨的绒布渐渐铺开来,社区服务中心的灯还亮着,暖黄色的光晕透过玻璃窗洒在院子里,像颗温暖的星子,照着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也照着那些正在悄悄改变的日子。

走到菜市场门口时,卖豆腐的王婶老远就挥着手:“小陈姑娘,刘大爷的拐杖在这儿呢!” 竹制的拐杖靠在白瓷缸边,把手处被磨得锃亮,还缠着圈红色的布条,是老人怕滑特意缠的,布条边缘已经起了毛。王婶用围裙擦着手说:“刘大爷刚还念叨呢,说现在找东西比以前快多了,不像上次他丢了老花镜,你们登了三个 APP 的失物招领,找到时镜片都摔裂了,他心疼得直掉眼泪,那是他儿子从深圳寄来的。”

小陈提着拐杖往 3 单元走,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而亮,暖黄色的光驱散了阴影。刘大爷正扶着墙往下挪,看见她手里的拐杖,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可把它找着了,没这玩意儿,我这腿啊,走一步晃三晃。” 他接过拐杖时,指腹在红色布条上摩挲着,“刚才在‘社区通’上发消息,还怕你们嫌麻烦,没想到这么快。以前打社区电话,总说‘正在处理’,处理到最后我都忘了要处理啥。”

电梯间的公告栏里,新贴的 “社区服务清单” 旁边,有人用便利贴写着:“李奶奶家的纱窗该换了,有破洞,晚上进蚊子”,社区通” 里维修师傅的签名一模一样。小陈掏出手机拍了张照,上传到 “社区通” 的 “待办事项” 里,看着屏幕上跳出 “已接收,预计处理时间 2 小时” 的提示,心里像揣了个热乎乎的烤红薯,暖烘烘的。

楼下的棋牌室传来麻将牌碰撞的脆响,夹杂着张大爷爽朗的笑:“以前找网格员办点事,得等她填完七八张表,现在倒好,发个消息比打电话还快!” 牌友们应和着,说上次反映楼下广场舞太吵,不到半小时就有人来协调,音量调小了两格,既不影响锻炼的阿姨们跳《最炫民族风》,也不耽误三楼的学生写作业,皆大欢喜。

小陈站在单元门口的石榴树下,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消息,李奶奶发来的桂花糕照片还在最上面,金黄色的糕点上撒着白色的糖霜,旁边放着个小碟子,里面是红醋泡的生姜,老人知道她爱吃这个。晚风吹落片石榴叶,正好落在她的手机壳上,和那片绿色的梧桐叶图标相映成趣,都是生机勃勃的颜色。她突然想起入职第一天,主任说的那句话:“咱网格员的手机里,该装着老百姓的事儿,不是那些冷冰冰的程序。” 当时没太明白,现在握着手机的掌心传来的温度,让她突然懂了。

回到社区服务中心时,院子里的纸灰已经被清洁工扫成了堆,装在黑色塑料袋里放在垃圾桶旁。小张正在给 “社区通” 录入新数据,屏幕上滚动着今天的处理记录,每条后面都跟着居民的评价,大多是 “满意”“谢谢”,还有个小朋友画的简笔画,歪歪扭扭的小人举着写有 “谢谢网格员” 的牌子,旁边画了颗大大的红心,颜色涂得溢出了边。

“陈姐,你看这个,” 小张指着屏幕上的统计图表,绿色的柱状图节节攀升,像雨后的春笋,“今天的处理效率比上周快了一倍还多。”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调出李奶奶的评价:“闺女办事牢靠,比我那远在外地的儿子还贴心。”

小陈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把手机揣进兜里,指尖还能感受到那点余温。窗外的月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谁用碎银铺了条路,通往那些实实在在的日子,和日子里那些暖人心的小事。

第二天一早,小陈去李奶奶家拿桂花糕,老人拉着她的手往卧室走,指着修好的插座说:“你张大爷来看了,说这活儿做得比物业还好,线接得规规矩矩的,不像以前那电工,接完线插座都歪着。” 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着 6:47,正是昨天解决灯泡问题的时间,老人把这串数字记在了台历上,用红笔圈了个圈,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灯泡。

“以后有啥事儿,我就直接在那个小叶子上找你,” 李奶奶指着小陈的手机,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比打电话方便,还能看见你说的‘马上到’,心里踏实。” 她往小陈兜里塞了把炒瓜子,是用自家院子里的向日葵炒的,“昨天你王大爷还说,现在的干部啊,终于把心思用在正地方了,不像以前,净弄些看不懂的玩意儿。”

走出李奶奶家时,阳光正好,穿过梧桐叶的缝隙落在 “社区通” 的图标上,那片绿色的梧桐叶仿佛被镀上了层金边,在手机屏幕上闪闪发亮,像个充满希望的约定。小陈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只要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走,哪怕慢一点,也比困在那些冰冷的程序里强。毕竟,社区里的事,从来都不是靠 APP 能解决的,最终还得靠人心换人心,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