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6章 首接负责制

第6章 首接负责制(2/2)

目录

技术科的小伙子突然 "呀" 了一声,平板电脑屏幕上炸开片红光,像泼了盆红墨水。第 012 号信件处理超时 15 分钟,经办人头像闪得像警灯,连带整个系统界面都变成了警戒色。"是李桂芝的养老认证,社区专干忘录系统了!" 小伙子的手指在屏幕上飞点,指甲缝里还嵌着点黑泥,弹出的通讯录里,社区专干的电话正显示 "通话中",备注栏写着 "正在张寡妇家帮着挑水",后面还附了张现场照片 —— 水桶里的水晃出金色的涟漪,映着半块蓝天。

祁同伟看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督办单,红色的打印机图标闪得刺眼,像只眨不停的红眼睛。"让打印机歇会儿。" 他按住小伙子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去,能感觉到对方脉搏跳得飞快,"先打个电话问问,挑水和录系统,哪个更急。"

公示栏前的人群渐渐散去,留下几个老人还在用手指点着条文。穿蓝布衫的老汉掏出放大镜,镜片在阳光下折射出光斑,正好照亮 "首接责任人:李敏" 几个字,笔画里还卡着点灰尘。"这丫头我认得," 老汉的手指在玻璃上轻轻点着,像抚摸自家孙女的头,指腹上的老茧蹭得玻璃沙沙响,"上次帮俺补录退伍信息,钢笔字写得周正,还帮俺孙子申请了助学金,说 ' 大爷您放心,这钱准能到 '。"

保安老李收起旱烟袋,往公示栏上浇了点清水,用抹布慢慢擦着。水珠顺着玻璃流淌,把红笔描过的第七条泡得更清晰,"7 日内必须反馈" 几个字在水光里轻轻晃动,像活过来似的,在玻璃上跳着舞。远处走廊里,张处长正对着公示栏的编号喃喃自语,手里的台账被穿堂风吹得哗哗响,像在回应那些跃动的数字,又像在替他认错。

技术科小伙子的平板电脑突然 "叮咚" 响,是小林发来的照片:烈士墙上,王建军的名字被人用红漆描过,在阳光下亮得耀眼,漆味还没散尽,旁边还放着把没来得及收的小刷子。第 17 行的位置正好对着天空,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着,像封没贴邮票的信,要寄往很远的地方。

祁同伟走出民政厅大楼时,阳光正好在台阶上织了张金网,把每级台阶都镀上层金。门口石狮子嘴里的石球被孩子们摸得发亮,球上还留着几个浅浅的指印,是常年累月摸出来的。旁边的宣传栏里,新贴的首接负责制流程图旁,有人用粉笔添了行字:"纸上的规矩,不如脚下的路。" 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犟劲,像句从地里长出来的话,带着泥土的气息。

厅长在党组会上说的最后那句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来:"别让这制度变成新的花架子,得让每个编号都长着眼睛,盯着咱们的手,看着咱们的心。" 风卷着这句话穿过走廊,混着远处传来的打印机声,竟有种说不出的踏实,像脚下踩着坚实的土地。

大厅里的公示栏还亮着,蓝色的编号像排站军姿的哨兵,守护着那些白纸黑字的承诺。有只麻雀落在窗台上,歪着头啄玻璃上的红痕,小脑袋一点一点的,仿佛在确认那些字是不是真的,会不会像从前那样,过几天就被新通知盖住。但这次,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纸页上,把那些承诺晒得暖洋洋的,带着股让人安心的温度,像晒过的棉被。

下午三点整,技术科的系统突然 "滴滴答答" 响成一片,像串撒欢的珠子。二十三条已办结记录后面都冒出个笑脸图标,是群众通过短信回复的满意度评价,有几个还是带胡子的笑脸。第 007 号的笑脸旁边还附着条语音,老太太的声音带着颤音,像被风吹动的芦苇:"谢谢你们,还记得建军的名字,他要是知道了,准得咧着嘴笑。"

祁同伟收到这条语音时,车正驶过青川县的玉米地。绿油油的玉米叶在风里翻卷,像片望不到边的绿海,叶尖还挂着点下午的雨水,闪着光。他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让老太太的声音在车厢里荡开,司机师傅悄悄抹了把眼角,方向盘打得更稳了,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 "咯噔咯噔" 的响,像在替老太太鼓掌。远处山头上,烈士纪念碑的尖顶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根巨大的钢笔,在蓝天上写着什么,又像枚挺直的脊梁,撑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民政厅走廊里,张处长还对着公示栏发呆。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来,辫子上的红绳结松了,露出里面的橡皮筋。她指着第 015 号编号说:"叔叔,这是我奶奶的养老认证,是不是通过了呀?" 屏幕上的绿色对勾正闪得欢,像颗跳动的绿心。张处长点点头,看着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远,书包上的红领巾在阳光下飘成团火焰,把走廊都映红了一块。他突然觉得那些跃动的编号不再冰冷,每个数字背后都连着颗盼望着的心,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心都能稳稳落地,不再悬着。

傍晚的夕阳把公示栏染成了蜜糖色,连玻璃都透着股甜。保安老李搬来藤椅坐在旁边,藤条上还留着他的体温,看着最后一条待办事项变成绿色,系统弹出 "今日办结率 100%" 的提示,像朵绽放的绿花,在屏幕上开得正好。他掏出旱烟袋却没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摩挲,铜箍在夕阳下闪着光,像在为这崭新的开始喝彩,又像在纪念那些过去的日子。远处的天空渐渐暗下来,公示栏的灯光自动亮起,照亮那些跃动的编号,像片温暖的星海,守着每个承诺,也守着每个平凡的日子,直到天明。

第二天一早,祁同伟在青川县收到技术科发来的报表。表格里详细记着每个编号的处理时间、群众反馈,还有经办人走访时拍的照片,纸页边缘还沾着点打印机的墨粉。第 007 号的照片里,老太太正往烈士墙献花,鬓角的白发在风里飘,像朵银色的蒲公英,手里的菊花黄得像团阳光,映得她满脸都是暖。祁同伟把报表折好塞进笔记本,夹在那片干稻叶旁边 —— 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都带着土地的气息,也带着希望的味道,像春天里刚种下的种子。

民政厅公示栏前,又有新的群众在驻足。穿西装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录像,说要发朋友圈;卖菜的大妈把菜筐放在地上,凑上前去认字;还有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让孙子念给他听,听到 "7 日内必须反馈" 时,点着头说 "好,好"。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那些跃动的编号仿佛变成了跳动的心脏,满是活力,也满是力量,预示着个崭新的开始,个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开始,像场不会停的春雨,滋润着这片土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