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章 桌角的户籍本

第1章 桌角的户籍本(2/2)

目录

张寡妇还愣在门口,看着满地的狼藉,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没发出声音。她的目光落在小李手里的材料上,突然想起半月前第一次来所里,是个雨天,她穿着双胶鞋,鞋上的泥蹭在走廊的白瓷砖上,留下串脚印。当时值班的是个年轻民警,说 “迁户要村里开证明、镇上盖章、县局审批,少一样都不行”,给了她张纸条,上面列着七八项手续,她看了半天,只认出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像天书。她跑了三趟村里,两趟镇政府,腿都跑细了,手续还是没办齐。

“俺以为…… 以为你们忙……” 张寡妇的声音带着哭腔,眼角有点红,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她怕被人笑话。她从布包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六个煮鸡蛋,是她今早天没亮就煮的,土鸡蛋,是自家鸡下的,蛋黄黄得像太阳,上面还沾着点鸡毛。“给孩子带的,俺家小石头说…… 说警察叔叔辛苦了,天天保护我们……”

小李的鼻子突然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有点哽咽。他想起上周去村里走访,看见张寡妇家的土坯房,窗户糊着塑料布,风一吹哗啦啦响,像在哭。小石头趴在炕桌上写作业,用的是捡来的半截铅笔,笔杆上还缠着胶布,作业本是正面写完反面写,字挤得密密麻麻。张寡妇说孩子爹前年在矿上出事了,矿上赔了点钱,被婆家扣着不给,她带着孩子回娘家,娘家就在望月镇东头,走路半小时就到,可迁户手续办了仨月,总也办不完,孩子上学得跑老远的路,天天起早贪黑。

“手续我都给您办齐了。” 小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户籍系统有点卡,加载时的圆圈转了三圈才出来,背景是蓝色的,上面有个小小的警徽在闪。他的目光落在 “迁入地址” 那栏,张寡妇娘家在望月镇幸福村,村主任是他同学,早上还在微信群里发村里的梨花照片,说 “今年梨花开得旺,欢迎大家来赏花”,甜”。

“李哥,王队的电话!” 小张突然喊了声,手里举着响个不停的手机,屏幕上跳动着 “王队” 两个字,来电铃声是《人民警察之歌》,此刻听着却格外刺耳,像把钝刀子在割耳朵。

小李拿起手机,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王队。”

“李建国!你想造反是不是?!” 电话那头的吼声差点震破耳膜,小李把手机拿离耳朵一点,能听见里面还有键盘敲击的声音,“让你报数据你不报,让你接电话你不接,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队长?有没有组织纪律?你等着写检查吧!一万字的,深刻反省!这个月绩效你别想要了,年度评优也别想了,我看你这辈子就在望月镇待着吧!”

小李看着张寡妇手里的回执单,看着她眼角那朵会跳的小梅花,突然笑了,笑得有点释然:“王队,绩效我可以不要,评优我也不在乎,检查我也可以写。但张大姐的迁户手续,我办了。这是我的工作,是我穿这身警服该干的事。您要是觉得我做得不对,处分我接着,绝不二话。”

他挂了电话,把手机往桌上一放,屏幕还亮着,王队的消息在群里刷屏,像串炸开的鞭炮:“李建国目无组织,目无纪律,必须严肃处理!”“全体民警引以为戒,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数据就是生命,报表就是责任!”的表情。

小李没看,他弯腰开始捡地上的玻璃碴子,手指被划破了,血珠渗出来,滴在暖水瓶的水渍里,像朵突然绽开的小红花,在白气中慢慢晕开。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血珠在光线下闪着亮,有点刺眼。

张寡妇从围裙兜里掏出块创可贴,是那种最简单的白色胶布,中间的纱布有点发黄,边缘还沾着点灰尘。“俺家小石头总磕着碰着,俺随身带着这个,管用。” 她小心翼翼地帮小李贴上,手指触到他手背的茧子时,轻轻顿了顿,那茧子又厚又硬,像块小石子。

外面的阳光突然亮了起来,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的水渍里映出个小小的太阳,暖融融的。小李抬头,看见张寡妇正对着阳光看回执单,纸页被阳光照得透亮,能看见背面印着的 “为人民服务” 五个字,字体是宋体的,方方正正。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的那颗痣在阳光下闪着光,像颗落在笑纹里的星星,跟着她的笑纹一起跳。

小李突然觉得,墙上那片被茶水洇湿的标语,好像没那么刺眼了,那模糊的 “服务” 两个字,仿佛也在对着他笑。

小张在旁边收拾碎玻璃,突然 “呀” 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惊喜:“李哥,你看群里!省厅督查组的人说话了!”

小李凑过去,屏幕上王队的消息停了,取而代之的是省厅督查组的消息,红色的字体格外醒目:“经暗访,望月镇派出所存在过度留痕、漠视群众诉求等形式主义问题,责令王某某立即整改,相关情况通报全省。各单位要引以为戒,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民服务,值得肯定。公安工作的根本是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展开,不能本末倒置。” 头像旁边的认证是 “省公安厅 祁同伟”,消息后面还跟着个 “点赞” 的表情。

小李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那个头像,突然想起去年全省公安工作会议上,祁同伟说过的话:“咱穿这身警服,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踏实,睡得安稳,不是为了让表格填得漂亮,让数据看起来好看。老百姓的笑脸,才是咱最好的政绩;老百姓的口碑,才是咱最高的荣誉。” 当时他觉得这话有点空,现在看着张寡妇手里的回执单,看着她眼角那朵会笑的小梅花,突然懂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张寡妇把银镯子重新包好放进布包,抱着那六个煮鸡蛋,像抱着什么宝贝,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断。“俺回去跟小石头说,警察叔叔帮咱办成事了,让他以后也向叔叔学习,做个好人。” 她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眼小李,眼神里满是感激,“明天俺给你带俩热乎乎的馒头,红糖馅的,你尝尝。”

“哎!谢谢您张大姐!” 小李应着,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帘后,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布包在她身后一晃一晃的,像只快乐的小尾巴。

屋里静了下来,只剩下日光灯管的 “嗡嗡” 声,此刻听着却没那么烦了,像首轻柔的催眠曲。小李拿起桌上的 “迎检通知”,突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没那么像蚂蚁了,倒像些没用的废纸。他把 12 份通知拢在一起,塞进墙角的废纸篓,动作干脆利落,心里像卸下了块大石头,轻松了不少。

小张看着空了大半的桌面,突然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眼睛亮晶晶的:“李哥,咱现在填巡逻表不?按实际情况填,精确到分就行,实在记不清的就写‘信号中断,大致时间如下’。”

小李拿起搪瓷缸,剩下的半缸茶水还冒着热气,他喝了口,茶水有点凉了,却带着股回甘,像生活的味道。“填!” 他的声音很坚定,“但咱得按实了填,几点几分在谁家帮着修了水管,几点几分在哪个山坳追了偷猎的,几点几分帮张大爷找着了丢失的羊,都写上。让他们看看,咱望月镇的警察,干的都是实在事,不是只会填表格的机器。”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桌角的铁皮盒上,里面的户籍材料安安静静地躺着,最上面的那份,已经换成了下一个等待办理的群众的名字。墙上的 “为人民服务” 标语,虽然被洇湿了一块,却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像在默默点头。<|FCResponse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