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刘雪婷许下的究竟是什么愿望(1/2)
当火车距离家乡越近的时候心里越是感到惶恐,曾经儿时的玩伴是否还能记得儿时记忆。他们是否还能记得我这个他们儿时的伙伴呢。
儿时走过的家乡老街的石板路是否还是如同多年前一样斑驳。石板路两旁的老槐树是否发出新芽。
这些都是无形中的绳索将我和故乡紧紧缠绕。刘雪婷看着我发愣一直没说话,还以为我是被这里的小吃摊点爆火的生意给吸引住了。所以只是笑吟吟的看着我,却并没有上前打扰我的思路。
直到我在原地站了快半个小时,她才发现不对劲起来。终于忍不住上前问道:“怎么了,想什么呢是不是被这里小商小贩的日进斗金给吓傻了?”
这里的商贩生意确实都挺好,每个摊位前几乎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就我观察的这段时间我发现几乎是所有的摊位前面排着的队伍并没有减少。
反而是中午的临近有更多人在排队等待着吃午饭。这样的销售量按照人均消费二十元来算,这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啊。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道:
“雪婷,这里生意每天都这么好吗?”
刘雪婷听完噗嗤笑道:
“你傻不傻,生意怎么可能每天都这么好……要是真的那样的话,你想干嘛?”
刘雪婷前边的话还在嗤笑我的异想天开,可是突然想到我一开始的凝思便有了自己的猜测。所以才会在顿了一下对我发起了灵魂拷问。
面对刘雪婷的提问,我感觉无奈,什么叫我要干嘛。关键是我能干嘛,难道我还能把所有商贩赶走对这里进行垄断经营?
刘雪婷见我突然又不出声了,但还是笑着说道:
“你别看这几天这里的小商贩赚的盆满钵满。
但一年也就只有春节的这几天是这样,其他时间这山上几乎没什么人的。你还记得上次我们来爬山的时候吧?那时候从山脚到山顶就没有遇到第二拨来爬山的人。
这里周边其实都没有聚居区,这些商贩都是附近的农民利用春节的机会来这里赚点外快而已。如果真要在这里靠这种生意赚钱,可能只有喝西北风了!”
刘雪婷的解释才让我意识到,原来升斗小民都是不容易的。每天的奔波忙碌,也不过只是为了一日三餐。
刘雪婷想了想又继续说道:“其实也挺不错,在这里经营几乎就是无本买卖,他们的食材都是自己家自产自销的。所以几乎不用计算成本。这里的场地也是不用支付租金的。然后也没有税收一说。
所以几乎除了人力成本以外就没有什么成本啦!”
我感觉今天就是像在坐过山车,一开始看到如此火爆的经营现场的时候,我感觉在这里做生意大有可为。虽然我倒是没有想过要到这里来发展,但是该有的震惊还是避免不了的。
但又 当我听说这里一年其实也就只有春节这几天是这样的情形的时候不免感到兴趣缺缺。
但是我还没从颓意中走出来的时候又被刘雪婷告知,这里的经商成本几乎为零的时候又让我心里开始算起了账来。
在这里消费,人均大概也就十几二十几元不等的样子,估算一下今天上山的人数大概得有好几万人。而且据刘雪婷说,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基本上天天都是这样。
那么粗略估算下来一天的收入一个摊位就得有五位数。那么七天下来岂不是就有六位数了。接下来的一年即使什么也不干,一家人的吃喝应该是不愁了吧!
这时我又想到了前段时间刚看到的那句话,“于无声处听惊雷”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在别人看起来并不是很赚钱的小吃生意放在这种一年只能经营几天的地方更是觉得到最后亏得底裤都得当掉。
但当细细算一下账目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不赚钱,反而是大赚特赚!
就在我依然感叹能过上这种数钱能数到手抽筋的日子是多么惬意的时候。烧完香祈福结束的刘雪婷爸妈向我和刘雪婷站着的地方走过来。
还有老远的距离的时候就听见刘雪婷爸爸大着嗓门道:“你们俩怎么没去寺庙里烧香啊,一直在这里站着干嘛?”
刘雪婷妈妈也是呼和道:“就是都上到这山顶了,不去一趟寺庙里面烧一炷香,算是白来了。”
其实我对拜佛倒是没有什么反感,但也不是一定会去做的事情。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应该是随缘的事情。就比方说我不会专门去一家寺庙烧香拜佛。但是如果身边的亲朋好友要去寺庙里面烧香祈福我同样不会阻拦,说不定还会跟着一起去跪拜佛祖也不一定。
比如现在,虽然已经爬到了蚂蝗山山顶,距离那座寺庙也只不过百来米远,如果刘雪婷有去烧香祈福的打算,我也会跟着她一起。但是如果刘雪婷只是想在这山顶欣赏风景,我同样也不会一个人跑去烧香祈福。用佛家的讥诮来形容就是我没有执念。
然而我还没有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呢,身边的刘雪婷却是不以为然道:“我和远达上次来这里就去了寺庙里面烧香许愿,所以这次就没打算再去了。而且过年期间那座寺庙的香火肯定很旺,我就不相信你们烧完香以后还能找得到跪下磕头的蒲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