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208章 火洗谣言,民声如雷

第208章 火洗谣言,民声如雷(2/2)

目录

为了让百姓们更加信服,她们还特意请来巧匠,现场演示两种煤块的燃烧效果。

黑烟滚滚,呛得人直咳嗽的是旧煤,蓝焰无声,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是新煤。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白袍过处,谣言自消”,这句话,很快就成了长安城里最流行的口头禅。

而与此同时,裴行俭也带着西域都护府的官方文书和祆教祭司的证词,回到了长安。

他将一份由粟特商人绘制的“毒炭贸易图谱”,呈到了李承乾面前。

图上,清晰地标注着贺兰氏如何通过联姻网络,将红矿伪装成“南诏贡蜜”输入中原的路线。

李承乾将这张图,悬挂在了政事堂的正壁上,让六部尚书们共同观看。

“这就是他们嘴里的‘世家贡献’?这就是他们口中的‘为国为民’?”

李承乾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震得整个政事堂都嗡嗡作响。

程知节更是雷厉风行,直接召集了十二卫的将领,在武库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会议。

“自今日起,禁军营房一律改用民生司新炭,凡私运旧炭入营者,以通敌论处!”

程知节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在武库里回荡。

为了让这些大老粗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新旧煤炭的危害,他还特意请来了孙思邈,现场做了一个实验。

两只活蹦乱跳的鸽子,被分别关进了两个密闭的箱子里。

一个箱子里燃烧着旧煤,一个箱子里燃烧着新煤。

仅仅过了一刻钟,旧煤箱里的鸽子就开始抽搐,倒地,羽毛脱落。

而新煤箱里的鸽子,却依然安然无恙地在里面踱着步。

众将士们目瞪口呆,一片哗然。

“娘的,这帮狗日的,竟然敢用毒煤来害我们!”

“一定要彻查,把那些黑心商人全都抓起来!”

“请大将军下令,我们立刻行动!”

程知节大手一挥:“查!给我狠狠地查!不仅要查煤炭的来源,还要查查他们背后有没有人撑腰!”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谣言,正在被一点一点地击碎。

民心,正在一点一点地凝聚。

李承乾站在皇宫的城楼上,俯瞰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星星点点,汇聚成一片温暖的光海。

徐惠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殿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李承乾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一户人家,那里正亮着温暖的灯光,依稀可以看见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其乐融融的景象。

“等。”

“等什么?”

“等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那是一种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景象。

七日后,京兆各县的奏报如雪片般飞来,堆满了李承乾的案头——“报!民间自发改用新炭者,八成开外!”“报!多地百姓怒砸黑心炭窑,场面一度十分‘解气’!” 就差没喊出“煤飞色舞”了。

更绝的是,长安街头巷尾,熊孩子们又整出了新活儿,童谣都安排上了:“黑烟起,郎君死;蓝火升,万家宁!”简直是大型真香现场。

李承乾负手立于火政堂高台之上,眺望着长安城内冉冉升起的袅袅炊烟,那是新煤燃烧的证明,是民心所向的铁证。

他微微一笑,轻声道:“他们想用火毁我李承乾的名声,我就要用这火,暖尽天下寒门!”

忽有火影卫身形一闪,急匆匆跪地禀报:“殿下!洛阳尼庵再传密信——武才人有留言:‘第三炉已熄,然灶底尚存余温’。”

李承乾闻言,剑眉微挑,目光如炬。

他缓缓卷起案上的舆图,手指在洛阳的位置上重重一点,低语道:“还没完…看来,还有人在等一场更大的火啊……”

火政堂晨议刚散,裴行俭便神色凝重地递上一份密报,李承乾接过,还未展开,指节便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