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191章 火熄之后,灰里藏针

第191章 火熄之后,灰里藏针(2/2)

目录

不过,武媚娘可不在乎,她要的就是数据,要的就是证据!

她把试验结果编成了一份《疫源考》抄本,秘密送到了几位御史台年轻言官的手中。

这些言官都是些愣头青,最喜欢的就是上书直谏,搏个好名声。

几天后,朝会上,一名监察御史果然跳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今民生司掌四政,却纵容毒灰入市,岂非以改革之名行害民之实?臣请陛下严惩李承乾,以儆效尤!”

这颗炸弹一扔出来,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承乾身上,想看看这位太子殿下该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苏敬也在行动。

这位正直的太医署博士,因为揭发过火政院的弊案,一直被边缘化。

他在安化门附近的一个旧诊坊里,救治了一名咳血的孩童。

从孩子的衣角上,他提取到了一些青黑色的灰末。

经过仔细比对,他确认这些灰末来自东市的火政站。

苏敬是个有良知的人,他知道这“死灰”可能致病,甚至会要人命。

他不顾禁令,在市井张贴了一份《告万民书》,揭露了“死灰”的危害。

这一下,长安城的百姓彻底炸了。

几个人围堵了东市的火政站,要讨个说法。

李承乾得知此事,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戏,要开场了。”

他当即下令,彻查东市火政站,并公开审讯站长。

审讯过程中,那个站长扛不住压力,竹筒倒豆子般,把幕后指使者给供了出来——王德用的亲信!

原来,王德用为了嫁祸民生司,故意投放毒灰,想要引发民变。

真相大白,舆论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阴险的阴谋。

李承乾看着手中的供词,嘴角微微上扬。

王德用,你还真是自己找死。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

三日后,他要在火政堂前,举行一场盛大的“焚伪仪式”。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谁才是这长安城真正的主人。

他轻轻抚摸着腰间的配剑,眼神冰冷而坚定。

“来人,传令下去,准备柴火。”

长安城的风,裹挟着三月里最后的寒意,吹得人直哆嗦。

火政堂前,人山人海,比过年赶庙会还热闹。

百姓们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位新上任的太子殿下,到底要搞什么飞机。

李承乾站在高台上,一身明黄色的太子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天神下凡。

他大手一挥,薛仁贵立刻会意,几名飞骑军士卒将《火器禁令》副本与那堆伪造的民意奏折,扔进了早就堆好的柴堆里。

“烧!”李承乾一声令下,火舌瞬间蹿起,浓烟滚滚,将天空都染成了一片灰蒙蒙的颜色。

他望着熊熊燃烧的火焰,面色肃穆,仿佛要将一切污秽都焚烧殆尽。

“自今日起,凡举报炭灰异常者,赏银五两!凡隐瞒不报者,视同投毒!”李承乾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紧接着,他又亲自走到苏敬面前,执起他的手,动情道:“苏先生,你乃医者仁心,孤早就想重用你了!今日特封你为民情察访使,巡查各州火政,务必将所有‘死灰’清除干净!”

苏敬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臣,谢殿下隆恩!”

杜君卿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走到李承乾面前,递上了一封辞呈:“殿下,臣才疏学浅,不堪重用,还是告老还乡吧……”

李承乾接过辞呈,并没有打开,而是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杜侍郎,你不是旧骨,是压火的石。留下,帮我管住这炉子别烫着人。这大唐的炉子,还烫着很多人呢。”

杜君卿浑身一震,抬起头,

夜深,太极殿偏阁,烛火摇曳。

一缕青烟,悄无声息地从窗棂飘出,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王德用独自坐在黑暗中,面前的火盆里,燃烧着最后一卷密档。

他看着跳动的火苗,喃喃自语:“他不要命……要的是人心烧出来的灰啊……”

黑暗中,王德用抓起手边的佩刀,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寒光。

“呵……好得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