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176章 火犁进长安

第176章 火犁进长安(2/2)

目录

薛仁贵看着那些围观的百姓,朗声说道:“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是飞骑军,是来保护大家的!”

说完,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吩咐道:“在此地设防,任何人不得靠近!”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在营地周围布下岗哨,将那些想要靠近的差役拦住。

入夜,杜君卿悄悄地将一具刻有“承乾监制”的犁埋入营地正中,然后覆土立碑,在碑上刻下八个大字:“器出民间,根在人心。”

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火犁,不是出自朝廷,而是出自民间,是出自那些为了生存而奋斗的普通百姓。

与此同时,在戒备森严的皇宫之中,武媚娘正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各宫之间。

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手腕,一步步地爬到了尚宫局掌事宫女的位置。

尚宫局负责掌管宫中的一切贡品,武媚娘便借着查验“外来贡物”之机,主动请命前往三十里亭,负责登记那些铁匠的名册。

到达三十里亭后,武媚娘并没有急着登记名册,而是仔细地观察着那些铁犁。

当她看到犁底那四个熟悉的字时,心中顿时一震。

“承乾监制!”

这四个字,她再熟悉不过了,当年在东宫的时候,她曾经无数次看到太子殿下写下这几个字。

她心中立刻明白,这些火犁,一定是太子殿下的手笔!

她暗中取出拓纸与朱砂,小心翼翼地将犁底的铭文逐一拓下,然后藏入袖中。

完成拓印后,她又与随行的一名老宦低声交谈起来。

“王公公,你看这‘承’字起笔顿挫,像不像东宫批红笔意?”

那老宦闻言,顿时惊惧地摇了摇头,说道:“娘娘慎言!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小心祸从口出!”

武媚娘却笑而不语,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老宦一眼。

回到宫中后,她将拓文藏入《女则》的夹层之中,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太子若归,我便是第一个迎他的人!”

而此时,李承乾并不知道长安城中所发生的一切。

他站在朔州军帐中,望着长安的方向,眼神深邃而坚定。

亲兵快步走进军帐,单膝跪地,神色凝重地说道:“殿下,长安城内,已有商贩私售‘承乾火犁’模型……”

朔州军帐内,李承乾听到亲兵禀报,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计划通”的笑容。

这速度,简直比6G冲浪还快!

长安城这帮老百姓,整活儿能力真不是盖的。

“铁穗破土三尺深,承乾爷赐活命恩?”李承乾玩味地念叨着这句童谣,感觉这帮孩子很有当说唱歌手的潜质啊!

歌词朗朗上口,节奏感十足,必须给个大大的赞!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案前,提起笔,蘸饱墨汁。

此时此刻,他仿佛化身成为一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战场上挥斥方遒,决胜千里。

笔尖在纸上飞舞,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战鼓擂动,催人奋进。

他写下最后一道指令,封入一个黑色的漆匣之中。

这漆匣入手沉重,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秘密和力量。

李承乾将漆匣交给薛仁贵亲信,面色凝重地嘱咐道:“若三日内无诏召,便将此匣……务必亲手送至冷宫徐惠手中。”

亲兵接过漆匣,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心中暗暗发誓,定不辱使命!

匣中无字,唯有一枚烧制陶印。

陶印色泽古朴,手感温润,印文为“监国承乾”,边角还刻有东宫密纹。

火光摇曳,映照着李承乾深邃的眼神。

他看着那枚陶印,仿佛看到了未来波澜壮阔的画卷。

“该他们做选择了。”李承乾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一丝决绝。

他缓缓走到窗前,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眼神复杂。

徐惠接到漆匣,见无字仅印,瞬间会意。她将陶印裹于佛经卷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