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苏定方演义 > 第305章 教场重开龙虎聚 少年英气贯长安

第305章 教场重开龙虎聚 少年英气贯长安(2/2)

目录

三十合后,秦用瞅准破绽,左锏格挡,右锏轻磕屈突桓锏柄,借力将其长锏挑飞。“承让了。”他收锏拱手,神态依旧沉稳,颇有其父之风。

紧接着是剑术对决,张毅对阵段辉。张毅身着白袍,手持一柄“青锋剑”,剑法飘逸如仙,招式间透着道家“以柔克刚”的玄妙——那是他随终南山道长所学,与父辈的沙场剑法截然不同;段辉青甲披身,长剑是段志玄传下的“断水剑”,招式刚猛,每一剑都带着沙场的肃杀之气。

张毅剑走轻灵,如蝴蝶穿花,避开段辉的猛攻;段辉则剑势沉猛,如泰山压顶,逼得张毅连连闪避。看似段辉占优,实则张毅一直在寻机反击。待段辉一剑刺空、身形不稳之际,张毅手腕翻转,青锋剑轻轻点在段辉肩甲上,力道不大,却足以判胜负。“张兄剑法灵动,段某输得服气。”段辉收剑笑道。

随后的槊法对决更显惨烈——牛建手持长槊,槊法沉稳厚重,是牛进达亲传的马战槊法;王永安长刀如虎,刀法剽悍,带着西北汉子的狠劲。二人从器械架旁战到场中,长槊时而刺、时而砸、时而扫,长刀则时而劈、时而砍、时而撩,金铁交鸣中,牛建的槊杆被砍出一道缺口,王永安的刀背也被砸得微弯。最终牛建借着马势,槊尖挑中王永安护心镜,险胜一招。

拳脚对决则在史德威与殷成戎之间展开。史德威异域相貌,皮甲紧身,拳脚带着突厥“搏狼术”的剽悍,招招直击要害;殷成戎锦袍束身,拳脚是殷开山传下的“开山拳”,刚猛有力。二人在黄土上翻滚缠斗,史德威擅长近身缠斗,殷成戎则胜在力道沉猛。二十合后,殷成戎一记“开山炮”击中史德威肩头,却也被对方扫中脚踝,二人同时倒地,最终判为平局。

器械拳脚的喧嚣过后,教军场东侧便摆上了两座巨大的沙盘——一座模拟北疆云州城防,一座模拟江南水寨攻防,这是第四场,兵法谋略对决。

“首轮,裴行俭对阵李启,推演云州城防——假设突厥三万骑兵来犯,你二人分守将、攻将,各陈策略!”狄仁杰亲自执掌沙盘,手中木杆轻点,神色严肃。

裴行俭立于守方沙盘前,目光扫过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城郭,沉声道:“云州城高池深,却地处平原,无险可依。突厥骑兵善奔袭,若硬守必吃亏。当以‘诱敌深入’为策:先遣轻骑三千,于城外二十里处设伏,袭扰其粮草;城内留兵五千,加固城防,多备滚石擂木;再遣五千骑兵绕至突厥后方,断其退路。待突厥久攻不下、粮草短缺之际,内外夹击,必能大胜。”

他手中木杆轻点沙盘,从伏兵位置到夹击路线,标注得一清二楚,逻辑缜密,竟无半分疏漏。

李启身为攻将,略一思索便道:“裴兄策略虽妙,却有一弊——突厥骑兵机动性强,若察觉伏兵,必绕路而行。我若为突厥将领,便分兵三路:一路一万骑兵佯攻城门,吸引守军注意力;一路一万五千骑兵奔袭粮草大营;剩余五千骑兵则趁乱攻城,打其措手不及。”

裴行俭从容应答:“李兄忘了云州城外的‘月牙河’?可连夜在河上筑浮桥,却暗中拆去桥板,待突厥骑兵过桥时,断桥截击;同时粮草大营外挖深沟,覆以茅草,内设陷阱,纵其奔袭,也能使其损兵折将。”

二人你来我往,推演了近半个时辰,裴行俭始终攻守有度,谋略更胜一筹。李靖看得抚掌:“守约不仅武艺好,兵法造诣竟也这般深,将来必是帅才!”

次轮推演江南水寨,罗明对阵李辰。罗明虽悍勇,却不善水战谋略,只知硬攻;李辰自幼随李孝恭打理水军,对水寨攻防了如指掌,提出“火攻断粮、水网困敌”之策,轻松取胜。

暮色渐合时,最后一场策论开始——考核治理地方与领兵能力,由魏征、房玄龄亲自出题。

“今有一县,地处边陲,百姓多以畜牧为生,却常遭外族劫掠,田地荒芜,流民渐多。你等若为县令,当如何治理?”魏征声音沉稳,目光扫过众小将。

秦用率先应答:“臣以为,当分三步:其一,整饬军备,挑选精壮百姓组建乡勇,教以基本武艺,防御外族劫掠;其二,劝课农桑,发放种子农具,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同时与外族互通有无,减少冲突;其三,设立学堂,教化百姓,明礼知法,方能长治久安。”言辞恳切,条理清晰,颇有治政之才。

苏庆杰则补充道:“秦兄所言极是,然边陲之地,军备当为首。可请求朝廷调拨部分军械,再遣老兵教习乡勇,同时与附近军营互通消息,遇大敌则请兵支援,方能保百姓安稳。”

随后的领兵策论,薛讷以“北疆戍边之策”为题,提出“轮换戍守、军民合一”之法——士兵与百姓轮流戍边,闲时耕种,战时作战,既减少军费开支,又能加固边防,深得李世民赞许。“讷儿此策,颇有仁贵之风,更有自己的见地,北疆之事,将来可委你重任。”

众小将依次应答,或论治理、或谈领兵,各有见地。裴行俭的“军民互济策”、张毅的“以德化边策”、李辰的“水军治理策”,皆被房玄龄记入簿册,赞为“可堪大用”。

暮色四合,教军场的鼓声渐渐平息,所有比试尘埃落定。牛进达手持记功簿,大步走到观礼台前,高声唱名:“本次比武,综合武艺、马术、兵法、策论,拔得头筹者——裴行俭!其枪法第一、兵法第一、策论第一,箭术第二,全能冠绝全场!”

全场轰然喝彩,裴行俭身着银甲,大步走到场中,单膝跪地。李世民亲自走下观礼台,手持一柄镶嵌宝石的“定唐剑”,递到他手中:“持此剑,当如持帅印,护我大唐疆土,抚我大唐百姓!朕封你为游击将军,入兵部历练,日后随军出征,建功立业!”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裴行俭接剑起身,声音朗朗,目光坚定。

随后罗明以“枪法第二、拳脚第三”获封校尉,薛讷以“骑射第一、戍边策优”授任北疆兵马副使,秦用、张毅、李辰等皆有封赏,或入军营历练,或赴地方任职。

夕阳下,小将们并肩而立,铠甲上的汗渍反射着金光,像一群初升的朝阳。李靖望着这一幕,对李积、苏定方笑道:“当年我们驰骋沙场时,何曾想过,这些孩子如今能接过咱们的枪?”

李积拍着苏定方的肩膀:“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大唐之福。”

苏定方看着儿子们与裴行俭、罗明说笑——苏庆周正缠着薛讷问箭道,苏庆杰与秦用探讨锏法,眼中满是欣慰。高慧英走到他身边,轻声道:“有这些孩子在,大唐的边关,咱们总算能放心了。”

教场的余晖中,杨柳风依旧吹拂,却似带了传承的暖意。这些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