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比武场尉迟显威 刺客惊见守夜读(1/2)
书接前回。东宫的烛火彻夜未熄,昏黄的光晕映在檀木案几上,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身影拉得扭曲而阴沉。窗外秋风瑟瑟,吹动帘帷如鬼影摇曳,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二人围坐于长安舆图之前,指尖蘸着茶水,在“秦王府”三字上重重一划,墨痕深重,似要将其从地图上剜去。
“李世民麾下猛将如云,苏定方远在河北,鞭长莫及;秦琼老成持重,程咬金根基深厚,皆非轻易可动。”李建成低语,声音压得极轻,却字字如刀,“唯有尉迟恭——此人虽勇冠三军,却是外来之将,性情刚烈,最易激怒。若能折其锋芒,断其臂膀,秦王府便如失利齿之虎。”
李元吉眼中寒光一闪,冷笑出声:“大哥说得是!那尉迟黑炭头,自打投奔秦王以来,屡次在朝堂之上对我冷言讥讽,今日竟连本王的问候也不还礼,简直目中无人!”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茶盏跳起,“正好借比武之名,让他当众出丑,丢尽颜面!”
李建成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丝阴鸷笑意:“比武乃光明正大之事,外人无话可说。你只管激他出手,败了也好,伤了也罢,只要让他失势于众目睽睽之下,便是胜局已定。”
次日清晨,天光微明,武德殿前青石铺地,雾气氤氲。百官陆续入朝,忽见齐王李元吉身披银鳞铠甲,手持蟠龙枪,立于殿外甬道中央,神情倨傲,似专程候人。
不多时,尉迟恭大步而来。他身高九尺,面如锅底,虬髯戟张,一身玄铁重铠裹身,腰悬双鞭,每走一步,地面似有震动。将士们纷纷避让,低声议论:“敬德将军又来得这般早,真乃勤勉之人。”
李元吉见状,立刻迎上前去,扬声道:“尉迟将军!听闻你双鞭纵横沙场,无人能敌,某家素好武艺,心痒难耐,敢不敢随我去校场切磋一番?也让诸位同僚评个高下!”
尉迟恭脚步一顿,斜睨他一眼,瓮声瓮气道:“齐王殿下,军国大事要紧,边关警报频传,某没空陪你胡闹。”
此言一出,四周顿时安静下来。有人暗叹尉迟恭太过耿直,竟敢如此顶撞亲王;也有人心中暗赞,佩服其不卑不亢。
李元吉脸色微变,随即冷笑:“怎么?不敢了?莫不是怕输了,丢了秦王的脸面?还是说……你这‘无敌’二字,只是吹出来的?”
这话如针扎心。尉迟恭本就性烈如火,最恨被人质疑武勇。他猛然站定,目光如电扫向李元吉:“殿下既然执意要比,尉迟恭岂会退缩?走!校场见!输了的人,别说掉眼泪,跪地叩首都行!”
消息如风般传遍宫禁,顷刻间,校场四周已围满了文武官员、禁军将士。更有好事者早早搬来两棵碗口粗的白杨树,深深栽入土中,枝叶参天,根系盘结——这是长安武将比武的老规矩:拔树为先,显力;较技为后,显术。
李元吉率先登场。他扎下马步,双手紧抱树干,咬牙发力,额角青筋暴起,脸颊涨成猪肝色,可那树纹丝不动, лnшь枝叶轻颤,似在嘲笑他的徒劳。
“咳……某家只是热身罢了!”李元吉强作镇定,讪讪松手,退至一旁,心中羞愤交加。
众人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投向尉迟恭。
只见他缓步上前,仅用眼角一扫那树,便俯身蹲下,左手扶根,右手握干,沉腰坐胯,脊背如弓。忽听得一声暴喝:“起——!”
刹那间,大地仿佛震颤。只听“咔嚓”一声巨响,泥土飞溅,树根断裂之声清晰可闻。那棵白杨竟被他单手生生拔起,连根带泥,高高举过头顶!枝叶簌簌作响,落叶纷飞,宛如战旗猎猎。
尉迟恭随手一掷,大树轰然砸地,尘土飞扬。他转身看向李元吉,淡淡道:“该你了。”
李元吉面色铁青,嘴唇哆嗦,哪敢再上前?却仍嘴硬道:“此等蛮力,不足为奇!有本事比兵器!看谁才是真功夫!”
说罢,挺枪直刺,招式狠辣,直取咽喉!
尉迟恭不慌不忙,身形微侧,左手钢鞭一格,“铛”的一声火星四溅,枪尖偏转。紧接着右手鞭如灵蛇出洞,顺势横扫而出,鞭梢精准缠住枪杆中部,手腕一抖,劲力爆发!
“哗啦!”长枪脱手飞出,翻滚数丈,插入泥土之中。
李元吉踉跄后退,脚下一滑,险些跌坐在地,引来四周一片压抑的嗤笑。有人低头掩嘴,有人背身偷乐,更有秦王府旧部低声喝彩:“敬德将军威武!”
尉迟恭收鞭归鞘,冷冷道:“还比吗?”
李元吉满脸通红,怒吼一声:“黑炭头!你给某等着!”甩袖而去,背影狼狈不堪。
此事迅速传遍长安城。街头巷尾皆在议论:“齐王挑衅反遭羞辱,尉迟将军一力降十会!”更有百姓拍手称快:“这才是护国猛将的模样!”
秦琼得知后,眉头紧锁,匆匆赶往秦王府,对李世民忧心道:“殿下,李元吉素来心胸狭隘,今日当众受辱,必怀恨在心。尉迟将军虽胜,恐招杀身之祸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