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章 有人掀屋顶(1/2)
京城的钟声响了!
这一次不是帝王崩,也不是皇后薨,更不是英国公张维贤故去。
这次的钟声里透着喜庆,透着欢愉。
英国公张维贤很无奈。
望着一顶顶的轿子来到自已府邸门前,他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站在大门口,
待看到叶向高也来了,张维贤无奈道:
“老夫我还没死,进宫去吧!”
京城里其他的臣子也莫名其妙,刘廷元认真的想了想,突然喜笑颜开,大手一挥,直接给府邸的下人进行了赏赐。
“如果老夫猜的没错,余守心应该拿下了河套!”
前来打听消息的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消息太惊人了,没有朝廷的粮草支援,没有周边总兵的协同……
一个榆林卫拿下了前套?
余令他是怎么打的?
“我知道这个消息虽然让人不可置信,但也唯有这个消息才当的起这喜庆的钟声,走吧,进宫,答案就在陛下的脸上!”
“刘大人何意!”
“若是余令大胜,陛下自然狂喜,汪文言他们坑了余令,陛下看出来了,偷偷的给了余令尚方宝剑!”
众人点了点头,明白,可又不明白。
“刘大人,余守心和钱谦益关系匪浅,按理来讲他们这一帮子哪怕不喜欢余令也不会去往死里得罪,他们这是?”
“你觉得现在的朝堂还有对事不对人之分么?”
众人闻言低头不语,七十多岁的东林赵南星回来了,说是陛下再三催促把人请回来的。
可他怎么回来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陛下就算是再缺人才,也不会请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回来。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回来了能做什么?
赵南星回来有半个月了,上朝打瞌睡,散朝睡醒了,衙署里一坐就一天。
这还不算,还得找好几个人专门服侍着。
可他赵南星就是回来了。
这人回来的第一件事直接写了一篇名为《四凶论》的折子。
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四人为四凶。
这个做事法已经不是朝堂上的政见不合了,是要把人定性为奸臣,让人家后人都没活路了。
东林人这么做就是想把他赵南星“三君子”之一这个名头在仕人中“发光发热”。
真要论为官的政绩和文学水平……
“四凶”之一官应震能把赵南星按在地上打。
(非杜撰,官应震这个人书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近乎完美。)
对这些人都这样,余令这样和他们政见不合的自然是往死里整。
和钱谦益关系好是私交,他们整余令是大义。
如今的局面是,不跟他们一起的都不是好官。
说到底,朝堂上的官员几乎都不喜欢余令,因为余令和皇帝走的太近。
作为一个读书人,神宗在世的时候为了做官去东厂……
这个举动近乎谄媚,为了做官脸都不要了!
如此,才让众人不喜。
“刘大人,要不要去信问一下郭巩?”
“不要,他现在和我们已经不是一路人了,他屈身魏忠贤,已经和东厂搭上线,我们不做这个,我们紧跟余守心就行!”
“余令回京要是知道我们在利用他,怕是……”
刘廷元笑了笑,低声道:
“我们是在利用他,可我们也是真心在帮他,这一次若真是河套大胜,我们就上书推荐余令为三边总督!”
“他才多大?”
“你是想说他升官很快对吧,可我不觉得,余令的每一次升官都有功绩可查,相比某个姓汪的,呵呵……”
刘廷元说的是谁,众人心知肚明。
一介布衣入高堂,前不久首辅叶向高还任命这个姓汪的为内阁中书。
这操作简直把所有大臣当傻子戏弄,把所有读书人踩在脚底下。
不读书都入内阁了,说出来谁敢信啊!
群臣进了宫,在内侍的带领下直达乾清宫。
刘廷元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他看了一眼皇帝,他知道应该是大喜。
今日的皇帝很放松,那自然是心里舒坦了!
七十多岁的赵南星来了,内侍抬着进来的。
若是不抬着他,等他从金水桥走到这乾清宫群臣怕是得等到下午,等他把气喘匀,这一天过去了。
“陛
迎接他的朱由校笑了笑,轻声道:
“是有点事,大喜算不上,勉强算的小喜,赵大人勿怪!”
“嗯,不怪,陛下是圣人,要记得不能喜形于色!”
说着,赵南星嗓门大了些许,看了一眼魏忠贤后继续道:
“君主若轻易表露情绪,内侍奴仆就喜欢揣测皇帝意图!”
“朕,受教了!”
赵南星点了点头,开始闭眼睡觉。
见赵南星坐好了,朱由校这才松了口气。
这要死在朝堂,后人得如何骂自已,大明这么大,还需要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来操心国事。
自已这个皇帝得昏庸到什么地步!
见群臣齐至,朱由校抬起了头。
“今日朕召大家进宫其实并无其他要紧事,朕只是想请诸位来商议一些事,也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群臣齐声道:“陛下请讲!”
“辽东战事萎靡,我朝为求贤能者不问其过往,其意虽好,却多纸上谈兵,试看今日之吏部,兵部……”
朱由校把话说的很慢,可意思却是表达的很清楚。
所有人都明白,皇帝这是对最近的举荐不满了。
自从举荐袁崇焕成功了以后,朝中臣子都在举荐。
哪怕不成功,也在举荐,主打雨露均沾,可无一例外都卡在了内阁。
然后就有御史去乾清宫哭闹。
所以,朱由校今日说这事也算合理。
所有人都不说话,都在等皇帝把话说完。
朱由校望着这帮面无表情的臣子,忽然笑着把最后一句说完。
“朕看到举荐余右庶的很多!”
朝中的诸位臣子听到了余令,面无表情的脸有了变化。
如叶向高,韩爌,赵南星,左光斗等这样的权臣不由的看向了刘廷元。
刘廷元站起身,他现在无比确定余令是真的赢了。
“是我举荐的!
今日我斗胆问诸位同僚一言,你们举荐袁崇焕进兵部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他可有在军中任职经验?”
“这是兵部考核通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