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 第95章 世界之大

第95章 世界之大(2/2)

目录

每次做完这一套整整三刻钟的晨练,卓娜觉得轮换样式、都能背下来食谱的早餐与养身汤药都分外可口了些。

可晨练对晚间胡思乱想没什么帮助。

古代人的作息偏早,虽然不缺烛火,但没研发出电灯以前,熬大夜不仅伤身而且伤眼。

既然不能通过读书催眠,那最简单的,便是睡前运动了。

“晚饭后一小时,再来一套帕梅拉吧。”

“?”

“帕梅拉是……”

别说帕梅拉,就说是德国,李唯都给卓娜讲不通。

此时还没有亚勒玛尼亚或是德意志。

绝赞的695年对大多数现代已知的西方文明来说都太早了。

一定要按照现在卓娜所学习的唐朝地理知识来解释,帕梅拉是一名来自拂菻(拜占庭)西陲属国部族、热爱养生健体的女先生。

卓娜从未怀疑过李唯学识的广度,她只是感慨。

女先生欸。

三百六十行,又出了位名门才女谢道韫之流。

卓娜很钦佩这个叫做能被李唯记住名字的帕先生。

除去这点,更让卓娜感慨的,是世界之大,落笔在羊皮卷上,竟要拿着放大镜去看。

“原来拂菻以外还有这么远呢……”

李唯给李旦画饼时所用到的地图中,仅仅只囊括了亚洲。

卓娜和李旦都天真的以为,海的那边许指代的是倭国,又兴许拂菻以外就是海,再远就是杳无人烟的蛮疆。

让大唐的旌旗飘荡在倭国岛屿,错落的插在大食的土地上,这就已经让他们热血沸腾了。

可……

原来……

这偌大的一片土地上,还有这么多繁多小国未受大唐的统治,他们甚至不知晓什么才是万邦之主、中土天朝。

殿下说过的海,还要再往外延伸那么多啊……

曾经的卓娜以为,那条伟大的丝绸之路就已经走遍了世界。

怪不得李唯谈起‘世界’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亮的。

殿下眼睛里所看到的,与她,与所有人,哪怕是满腹经纶的学究,都不一样。

李唯看出了卓娜眼神中的向往。

国人骨子里一直都有一种想要走出去看看天涯海角,用双脚走遍大地的畅想。

书生想,侠客想,谁都想。

于是他又说,

“以后有机会去看看吧,世界很大的。

我们一起。”

“好!”

卓娜没有去想这个承诺李唯究竟会不会兑现。

从未听说一位周游世界的皇帝。

更未听说过一位可以离开皇宫与首都环顾疆域的皇后。

但李唯说,卓娜就信。

她甚至开始思考,要是跟殿下去看世界,得让母亲在兼顾礼部诸事的同时、入宫帮忙看顾她的孩子才好。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母亲的看顾下他的品性一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带歪。

裴明……不行,她还是不够周全。

过分宠溺与敬畏的养孩子,哪怕他是皇子,那也是错误的。

这是殿下说的,不是她自已想的。

连她都觉得离经叛道,就更何谈让裴明与一干仆从去遵守了。

但母亲不一样。

但……欸……?

在这一刻,困扰了卓娜数日的育儿问题,因环游世界不想带着孩子这一奇怪思维发散骤然迎刃而解了。

所以为什么我要憋着这个问题折磨自已,早早的与殿下说出来不就好了。

呜呜呜呜,殿下的飞去来器又戳向我了。

‘亲人之间,无论身份,有张会说话的嘴,是最重要的。’

我懂惹,TAT。

李唯不知道卓娜的思绪都已经飘到哪里去了,他只是看着这篇读后感,想起了卓娜写的第一篇小作文,忽然就有一种吾儿长大了的感慨。

鼓励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信心的孩子才会有胆量去做大事。

“你的文章已经写的很不错了,再练练几篇,也就不用担心自已写不好文书了。”

卓娜的遣词造句,颇有一种古今中外结合的美。

李唯没有纠正的意思。

因如今朝堂上盛行‘不说人话’的不正之风。

崇尚复杂的、缩略的、涵盖典故的……

就比如说卓娜如今在读的汉书,其阅读体验,那极具人工解压缩包的科研美。

科举考卷中就更是如此了。

李唯简单的翻了翻还留存的卷宗,不看那些内定的世家子写了些什么狗屁不通的,单说是被淘汰却公认有才学的学子答卷,他也是难得露出了老人地铁手机的表情。

问:

《尚书》云:“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欲擢拔真才以辅明主,当以何术观人之器识高下?

答:

金镛不语玉霄寒,风激云回试百磐。岳骨岂从波影定?一星虚抱万渊看。

:)

你特么#¥&*(@&#¥@(!)

李唯觉得自已要是阅卷的大臣,他当场撕卷的心思都有了。

你拽你妈了个头呢,好好写一篇论文,它难道会让你当场吐血暴毙吗?

诗词的解读可太宽泛了,甚至被过度解读的诗词也不少。

仅凭一篇如此狗屁不通、假大空的东西,到底该如何判定这个人他的真才实学到底如何?

但,这就是时下的正统。

粗俗点说这种风尚的心理:

士大夫觉得,你什么身份跟我说一样的话?

所以士大夫开始不说人话,尤其在书面语或是正式场合上。

改变命运的学子觉得,我寒窗苦读十年,说话不装逼与锦衣夜行何异?

所以学子们也开始模仿士大夫,以此来标榜自已已经完成了阶级的跨越,并且身上并没有凡夫俗子的愚昧。

但,这种压缩包于政治上,它并不是个很好的东西。

朝臣可以借此玩太多语言的艺术了。

它作为文化需要存在,但理应受到一些规范。

李唯现在加入了朝臣们的谜语人行列,但不久之后就会掀了谜语人的桌。

等卓娜再修炼一两个月的汉文,再由他带头开始推行‘白话文’的时候,卓娜这种正处于被‘教导规范中’的文体,就算被传播出去,也不会受到嗤笑。

不仅仅因为如今卓娜的身份不容冒犯,更因为这是皇帝颁布的政令。

嘲笑?

有谁又对自已的九族不满了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