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林耀东远行,点燃舆论风暴(1/2)
对于东叔去缅甸打探消息,林祖辉心情其实挺复杂。
这位族叔,严格来说算不上多坏。
几天相处下来,他也明白了为什么都说:
除了制毒贩毒,东叔怎么看都是个好族长。
林耀东待人接物温和有礼,善于交际,同时又能把握好分寸。
别说跟林祖辉、周文丽相处了,就算是对家里的管家、佣人、安保,他也都维持着不错的关系。
林耀东在渣甸山只住了三天,就已经记下了所有人的名字。
而且不是刻意攀交情——刚才出门时,门口的安保还特地来送行,拉着他再三叮嘱注意事项。
其中有几人参加过两山轮战,听说他要去缅甸,觉得跟越南差不多,一直提醒他注意湿热和疟疾。
有能力归有能力,但能不能成,还得看命。
现在机会给他了,跟着林昆去搭根线、了解局势。
只要他能做成,林祖辉就尽力帮他把前期工作做好。
要是连线都搭不上,那还是老老实实搞点正行生意算了。
启德机场门口,林祖辉望着东叔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也不再多想。
清空心里杂念,他让司机送自己回公司。
-----
接下来两天,“林祖辉”这个名字和“炮辉”这个外号,成了港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报纸上消息满天飞。
一旦挑起舆论,就很难完全控制走向——尤其是在港岛这种地方。
电视台、电台先不说,光纸媒就又发达又复杂:港资、中资、外资,左派、右派、中立,什么样的报纸都有。
光是发行量过万的报纸和周刊,就有十几份。
《文汇》《明报》《商报》《星岛》《东方》这些,日销都在五万份以上。
差不多五百五十万人口的城市,日报总发行量超过三百万份。
市场繁荣代表竞争激烈,博眼球式的头条,也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小报写林祖辉泡妞、砍人,《明报》说他浪子回头。
《大公报》也一样跟进:
你说你有社团背景?
港督我都敢拐着弯骂,还怕你那点背景?
虽说大型报社不能没证据乱写,但模棱两可、盘点你的产业和发展,总没问题。
很快,林祖辉的产业就被扒了个底朝天。
结果不扒不知道,一盘点,真让不少人惊掉下巴。
永辉集团老板、辉全控股老板,已经够厉害了——
可他居然还是港岛最红火的夜总会“天上人间”的幕后金主?
今天《明报》更是放出一个惊天消息:林祖辉已入股亚视,并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兼创意总监。
入驻亚视第一件事,就是主导大搞改革。
他们已采访邱老板,确定林祖辉是亚视第二大股东,改革方案已通过,正在讨论细节,预计六月份前启动。
当然也不是没有坏消息。
英文日报《南华早报》就把他和联胜的经历写得清清楚楚:
刀手出身,之后成了散货小头目,去年借机抢了洪泰社团的家业,借此起家、越做越大。
不过编辑似乎还挺欣赏他,结尾评价不错。
想想也不奇怪——欧美那边砍人、走粉都不叫事,从政都没问题。
怡和、太古、沙逊,几个英资洋行哪个不是贩鸦片起家?
别太恨这帮人,前期他们是卖鸦片给大清,后期更操蛋:
大清成了世界第一鸦片生产国,他们主要工作是把大清鸦片卖回欧美。
“商人没有祖国”这句话,形容这批洋行很合适。
和华人不同,对他们来说,钱比祖国重要得多。
问题还不算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