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环保布局,变废为宝(2/2)
林祖辉正在翻阅文件。上面除了文字,还有不少照片。
港岛此时还是填埋、焚烧,这问题不太明显。
水?油?
垃圾填埋场堆几天,要么自然蒸发,要么流入地下了。
倪永孝也没想他能马上判断,而是说了日本、美国的处理方案。
“我们调研了日、美的方案。日本是直接要求民众强制垃圾分类。”
“他们把垃圾分五大类加N个小类: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
“甚至变态到喝一瓶饮料,丢瓶子时得把瓶盖、瓶身、包装分开丢。”
“甚至还得把瓶子洗干净。”
“你不分开、不清洗,环卫工人就不收。”
“所以日本环保发电厂热能利用率最高,他们只要大概分拣就行。”
别说林祖辉,连四眼都一脸惊讶地看着他。
日本人这么变态吗?
分拣、回收不是环保公司该做的吗?他们回收这些可是能换钱的。
人家丢掉不要,你还挑上了?
倪永孝知道这两人什么意思。他刚开始也不信,还特意派人去日本调研。
“别这么看我,我刚听说也不信。”
“我派人去那边调研了,你们往后翻翻,都有照片。”
林祖辉往后翻了两页,真有照片。虽然日语看不懂,但半蒙半猜也能明白。
居民区垃圾回收处,一排五颜六色的垃圾桶,明显是放不同垃圾的。
“日本先不提,这个要政府介入,不是我们能搞定的。”
“美国呢?”
倪永孝示意他们再往下翻。等他们翻到下一页,他才继续。
“美国各州不一样。我觉得最合理的是纽约。”
“他们将垃圾分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大类。不可回收再细分可压缩和不可压缩。”
“这样简单多了。可压缩的压缩后送去烧,不可压缩的分拣后看情况处理。”
林祖辉也觉得这个合理。日本那个有点太变态了。
分类的核心应该是干湿分离,公司可以雇人分拣。
但厨余垃圾混合普通垃圾太难处理。不混合,倒有更多好处。
“我们不学日本,学纽约好了。”
“厨余垃圾也是好东西。无非是油、水加各种有机物。”
“先压缩脱水,之后油水分离。”
“有机物可以干燥后做有机肥料,正好供应永辉农业公司,买家都不用找。”
“分离出来的水可以净化,油也能做燃料。”
“我记得几十年前,就有用食用油制作生物柴油的技术。”
倪永孝眼前一亮。他之前还有点为难,现在觉得也没多难了。
照林祖辉说的,真能制作生物柴油,那不是赚大了?
对岸家家户户炒菜,厨余垃圾很多。这东西竟然能制作化肥和柴油?
“我回去就联系相关专家,看看对岸有没有技术储备。”
“压缩、分离都不是问题。”
“只要能将残渣做成化肥,废油制作柴油,那厨余垃圾多反而是好事。”
“至于垃圾分类,这种简单分类,可以让政府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