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 第452章 和大亨讨论商业愿景

第452章 和大亨讨论商业愿景(1/2)

目录

林祖辉聊这些,自然不是随口说说。

他很清楚,想要向上社交,一定要找准话题。

你想聊什么不重要,关键得是对方感兴趣的。

和穷人聊赚钱,和有钱人聊发展。

和大佬聊什么?

当然是社会责任、愿景和未来趋势。

要是跟他们聊赚钱、洗白、扩生意,对方八成没兴趣。

人家玩的是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

你跟人家聊一年赚几千万、几亿?

那只能说明你还得努力。

他们随便拿块地都不止这个数,说不定还会觉得你是不是缺钱想拉投资。

霍生听得挺高兴。

他不是不知道,地产投资更多是政府喜欢。

一文不值的农田,几百万、几千万卖给他。

开发?路都没有,怎么开发?

就算自己修路开发出来,周围不是村子就是农田,建什么能赚钱?

但工厂他们还真不太敢投。港岛除了纺织业,其他工业都不发达。

传媒、影视、服务业这些港岛厉害的,不过对岸都是国营。

只能在发达城市投点酒店、宾馆。

或者直接搞基建,修桥修路收过路费。

“阿辉,你这想法不错!”

“我不是没发现问题。之前我去丰田、夏普、东芝都考察过。”

“当时我就发现,整个港岛根本没有这种规模的企业!”

“在港岛,一间工厂有500人都算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了。”

“地产、金融、贸易赚钱太容易。”

“投资实业、雇大量员工,风险太大,没人愿意做。”

“你可能没经历过,70年代那群鬼佬为了限制我们服装出口,搞出配额制。”

“当时跳楼的、跳海的、全家服毒的太多了,也太惨了。”

“衣服生产出来,根本卖不出去。”

“虽然后来每年还能出口不少,但纺织业再也不敢盲目扩张。”

“哪怕赚钱、卖得好,也不加码,就弄个小作坊,订单多了就分包。”

“不敢加机器加人,就怕哪天又不能出口。做得越大,死得越快!”

林祖辉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不过想想也挺合理。

港岛搞实业,有两个根本问题解决不了:

第一,没市场。港岛就几百万人,不算大市场。

对岸现在还穷,也不是无条件倾销地。

企业背后没有能消化产品的大市场,根本立不住。

第二,没资源。就连纺织原料也是进口的。

随着人力成本上涨,低端制造业必然会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

“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

“对岸有10亿人,正慢慢城市化、富裕起来。”

“比如汽车、电视、冰箱——我要有钱,就投这些产业,这都是未来。”

“如果1亿个家庭要买电视,按平均5年换一台,每年就有2000万台的需求。”

鲨胆彤和霍生都有些若有所思。

林祖辉说得没错,对岸肯定会发展起来。现在走私电器这么多,如果直接建厂呢?是不是比投宾馆强?

鲨胆彤很感兴趣,直接问:

“阿辉,你准备投资?”

“我听说你的永辉集团已经很大了,港岛到处是你的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