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462章 闭环控制

第462章 闭环控制(2/2)

目录

两人离开办公楼,朝厂区东侧走去。

电子车间在一座三层小楼里,一楼是装配车间,二楼是设计室,三楼是实验室。

“这就是我们的电子技术部门。”赵工程师指着楼上,“人不多,但都是好手。”

他们上到二楼,推开设计室的门。

里面有七八个人正在工作,有的在画电路图,有的在做计算,还有人在摆弄各种元器件。

“老马,过来一下。”赵工程师招手叫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

“怎么了赵工?”老马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新来的沈良同志,冶金专业的。”赵工程师拍拍沈良的肩膀,“他有个技术方案,需要设计控制系统。”

老马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沈良:“什么样的控制系统?”

“电磁搅拌装置的控制系统。”沈良简单解释了一下原理。

老马听完,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这个...难度不小啊。需要很高的控制精度,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

“先不谈能不能做,你觉得理论上可行吗?”沈良打断他。

老马想了想:“理论上当然可行,无非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频率来控制磁场。问题是怎么实现精确控制。”

“如果用微处理器呢?”沈良试探性地问。

“微处理器?”老马愣了愣,“那玩意儿现在还很贵,而且我们也没用过。”

沈良心中暗笑。

1980年,Intel 8086处理器刚刚推出不久,在中国更是稀罕物。不过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彻底一些。

“成本暂时不考虑,重点是技术可行性。”沈良说道,“我可以先把控制算法写出来,你们看看能不能实现。”

老马和赵工程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这个年轻人不仅对冶金技术有想法,连电子控制都懂?

“那行,你先把方案拿出来,我们研究研究。”老马说道。

接下来几天,沈良埋头在宿舍里画图纸、写程序。

他要设计的不仅仅是连铸设备,而是一整套具有前瞻性的冶金装备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变中国冶金工业的技术水平。

晚上,沈良坐在桌前,手里拿着计算尺在纸上演算各种参数。

电磁搅拌的关键在于磁场强度的精确控制。太弱了起不到搅拌效果,太强了又会影响结晶质量。

他根据记忆中的相关技术资料,结合当前的实际条件,逐步优化设计参数。

忽然,他停下笔,望着窗外的夜空陷入沉思。

这个时代的中国,技术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想要实现技术突破,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而且,他还要考虑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推动技术进步的进程。

这需要智慧,更需要耐心。

第五天上午,沈良拿着一叠厚厚的图纸来到电子车间。

老马正在和几个同事讨论问题,看到沈良进来,立刻迎了上来。

“方案做好了?”

“初稿完成了。”沈良把图纸放在桌上,“你们先看看。”

老马翻开第一页,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图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电路图,每个元件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参数都计算得很精确。

“这...这是你一个人画的?”

其他几个技术员也围了过来,看到图纸后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哪里是冶金专业的人能画出来的?简直比他们这些搞电子的还专业。

“这确实是我画的。”沈良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老马手里的图纸微微颤抖。他搞了二十多年电子,从没见过如此精密的电路设计。每一个电阻、电容的数值都经过精确计算,连布线都考虑到了电磁干扰。

“小沈,你...”老马声音有些发颤,“你到底是什么专业毕业的?”

“冶金。”沈良回答得干脆利落。

车间里的几个技术员面面相觑。

搞冶金的能画出这种电路图?这比他们专业搞电子的还厉害。

年轻的李师傅忍不住开口:“师傅,这里面好多元件我都没见过。”

沈良走到图纸前,指着其中一个位置:“这是运算放大器,用来放大信号。这个是模数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器?”老马眼睛瞪得滚圆,“那玩意儿不是进口货吗?贵得要命!”

“确实贵。”沈良点点头,“但如果要实现精确控制,这些元件必不可少。”

老马拿起图纸仔细研究起来。越看越心惊。

这套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至少领先当前国内水平十年。不,应该说是二十年。

“你这个控制算法...”老马指着一页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我看不太懂。”

沈良扫了一眼:“pId控制算法。通过比例、积分、微分三个环节来实现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

“简单说就是实时监测输出结果,根据偏差自动调整输入参数。”沈良解释道,“这样可以保证控制精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