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445章 大项目的事儿不太清楚

第445章 大项目的事儿不太清楚(2/2)

目录

虽然核心技术他早已掌握,但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根据现有条件进行调整。

1980年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毕竟有限,必须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要求。

正思考间,李明敲门进来。

“沈工,有件事我想单独跟你聊聊。”

李明的表情有些复杂,似乎在犹豫什么。

“你说。”

“我总觉得这个项目太顺利了。”李明坐下来,压低声音,“昨天那些专家,好像对你的方案早有准备似的。”

沈良心中一紧,但表面不动声色。

“什么意思?”

“你没发现吗?他们问的问题都很专业,但从来不质疑基本原理。”李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按说这么超前的技术,应该会引起更多争议才对。”

这个观察很敏锐,沈良暗暗警惕。

李明虽然年轻,但思维很缜密,必须小心应对。

“可能是我们的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吧。”沈良故作轻松,“而且专家们都是内行,一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明点点头,但眼中的疑惑并未完全消散。

“还有一点,你的技术储备好像特别丰富。”李明试探性地问道,“这些知识你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沈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我爱看外文资料,经常研究国外的先进技术。”沈良摊摊手,“虽然买不起设备,但可以学习他们的设计思路啊。”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李明表示理解。

“难怪你的英语那么好,原来是这么练出来的。”

危机暂时化解,但沈良知道必须更加谨慎。

李明这样的聪明人不在少数,如果表现得太过突出,迟早会引起怀疑。

下午,沈良骑着自行车前往市区,准备联系材料供应商。

路过新华书店时,他停下来买了几本最新的技术期刊。

既然要伪装成一个勤学好问的技术员,就必须做足功课。

书店里人不多,沈良挑选了几本机械设计和材料科学的杂志。

结账时,收银员多看了他几眼。

“师傅,你是搞技术的吧?这些书可不便宜呢。”

沈良笑笑。

“工作需要,不买不行。”

走出书店,沈良直奔市机械公司。

这里是全市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应该能买到大部分需要的材料。

业务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姓孙。

“小伙子,你要的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啊。”孙经理看着采购清单,“特别是这几种合金钢,都得从外地调货。”

“价格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要保证。”沈良很认真地说道。

孙经理眼前一亮。

“看来是个大客户啊!”他放下清单,“不过有些材料确实比较特殊,你能不能透露一下用途?这样我好推荐合适的型号。”

沈良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

“我们厂接了个技改项目,要升级炉子的燃烧系统。”他简单介绍了项目背景,“上级要求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哦!那确实得用好材料。”孙经理来了兴趣,“你们这是要搞大事啊!”

两人详细讨论了材料规格和交货时间。

大部分常规材料都能在本地解决,但有几种特殊钢材需要从上海或北京调货。

“这样吧,我给你个优惠价。”孙经理拿起计算器,“总共十二万,你看怎么样?”

这个价格在沈良预算范围内,他痛快地点头同意。

“什么时候能全部到货?”

“最快两周,最慢不超过一个月。”孙经理很有信心,“你放心,我一定给你催紧点。”

签完订货合同,沈良骑车返回工厂。

路上经过一家小饭馆,他停下来吃了碗面条。

饭馆老板是个健谈的中年人,见沈良一个人吃饭,主动聊了起来。

“小伙子,看你面生啊,不是本地人吧?”

“我在钢铁厂上班。”沈良随口回答。

“钢铁厂!那可是咱们市里的大企业。”老板眼中满是羡慕,“听说你们厂最近接了个大项目,真的假的?”

消息传得还真快,沈良暗自感叹。

“我就是个普通技术员,大项目的事儿不太清楚。”

老板显然不信。

“别谦虚了!我听说是要搞什么新技术,投资好几十万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