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439章 几项重要决议

第439章 几项重要决议(2/2)

目录

这正是他需要的。

王建华看了看手表:“现在已经一点半了,沈工程师,你说的现场演示什么时候开始?”

“马上就能开始。”沈良朝车间工人招手,“老张,准备开炉!”

老张应声而来,熟练地检查设备状态。沈良在旁边指导着每一个操作步骤,确保万无一失。

钢水从高炉中缓缓流出,橘红色的液体在管道中流淌,温度计显示1580摄氏度。经过中间包的缓冲,钢水进入连铸机的结晶器。

沈良盯着温度和流量参数:“冷却水流量正常,结晶器温度稳定,可以开始拉坯了。”

随着机械装置的轰鸣声,一根方形钢坯从连铸机底部缓缓伸出。表面光滑,尺寸精确,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特别是瘦高个子,脸色已经完全变了。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个地方小厂确实掌握了连铸技术,而且运行稳定。

李庆山兴奋地拍着沈良的肩膀:“小沈,你这是给我们市里争光啊!”

沈良谦虚地笑了笑:“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更大的计划。”

“什么计划?”李庆山立刻来了兴趣。

沈良故意压低声音:“我们正在研究大型设备的制造技术。如果成功的话,一些进口设备就不用再花外汇了。”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在这个外汇紧缺的年代,能够替代进口设备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王建华也彻底改变了态度:“沈工程师,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省里支持的,尽管开口。”

沈良心里暗笑,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谦逊:“谢谢王局长的支持,我们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瘦高个子终于意识到自己这次行动的荒谬。他本来想给这个厂找麻烦,结果反而成了对方技术成果的见证人。现在想走也走不了,只能硬着头皮留下来。

连铸演示结束后,李庆山提议去会议室详细讨论技术推广的问题。众人来到厂办公楼的会议室,沈良准备了更详细的技术资料和发展规划。

“各位领导,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长远计划。”沈良站起身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目前我们掌握的连铸技术还只是第一步。”

他用粉笔标出几个关键环节:“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发大断面连铸技术,可以直接生产h型钢、工字钢等型材,省去轧制环节。”

李庆山眼睛发亮:“这样的话成本能降低多少?”

“按照初步测算,每吨钢材的生产成本至少能降低15%。”沈良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如果全市的钢铁企业都采用这项技术,一年能节省成本上千万元。”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赞叹声。

沈良趁热打铁:“但是这项技术的开发需要更多资源支持。除了资金投入,还需要专业人才和试验设备。”

王建华立即表态:“省里可以协调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

李庆山也不甘示弱:“市里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研发。”

沈良心里乐开了花,但脸上依然严肃:“谢谢各位领导的支持。不过我有个建议,与其各自为战,不如成立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统一协调资源。”

这个提议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思考。确实,如果能够集中力量攻关,效果会更好。

瘦高个子终于找到机会说话:“技术开发是好事,但要注意风险控制。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沈良转身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失败?我们已经成功掌握了连铸技术,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走到瘦高个子面前:“倒是你们集团,花了那么多钱引进国外技术,到现在还没完全消化吸收吧?”

这句话戳中了瘦高个子的痛处。确实,他们集团引进的连铸技术到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生产成本比预期高出不少。

王建华见气氛有些紧张,赶紧打圆场:“大家都是为了发展钢铁工业,应该互相支持才对。”

沈良点点头:“王局长说得对。我们愿意与各兄弟单位分享技术经验,共同进步。”

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技术核心是不会轻易分享的。

表面上的合作是必要的,但核心竞争力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终达成几项重要决议:市里将设立技术开发专项基金,沈良的钢铁厂作为试点单位,省里将协调相关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

送走检查组后,沈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仔细回顾今天的每一个细节。

这次危机不仅化解了,反而为他争取到了更多资源和支持。

但他也意识到,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会有更多人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必须更加小心,既要展示足够的技术实力,又不能暴露过多的秘密。

夕阳西下,沈良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的钢铁厂烟囱。

浓烟滚滚,但那不是污染,而是中国重工业崛起的号角。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沈良刚刚坐稳,秘书小王就敲门进来了。

“第二天一早,沈良刚到办公室就发现门口站了好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厚厚的眼镜,手里拿着公文包。

”您就是沈良沈工程师吧?我是省冶金工业设计院的张明,这几位是我的同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