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温情及出征(2/2)
诊完脉的太医躬身欲退,徐妙锦轻扶腰肢,浅笑道:“劳烦太医奔波,本宫无碍,且去歇着吧。“太医恭敬行了大礼,执药箱缓步退出殿门。
青黛在旁道:“夫人,太孙殿下回来时,定会给您带些棒子国的特产吧?听说那边的人参很是滋补,正好给您补补身子。”
徐妙锦笑着摇摇头:“他能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好。”
她抬手抚摸着小腹,轻声道:“孩子,你爹爹很快就回来了。”
东宫的海棠花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五日后……
龙江驿渡口……
晨雾未散,号角声已刺破天际。
五万大明将士身着明光铠,列成方阵盘踞码头。
常升披银甲、佩虎头湛金枪,立于指挥船船头,目光扫过队伍,声传四方:“粮草队验封!神机营点验枪弹手雷,三人核对签字!”
士兵们即刻行动:十万石防水粮袋码上运输船,红漆火漆印醒目;神机营专属的五万发枪弹、两千枚红布缠裹的手雷,经三方核验后装箱登船,金属碰撞与报数声交织。
茹瑺携名册与通关文牒赶至船下:“常将军,将士名册、调令与文牒齐备,沿途卫所会补给。”
常升接过后速阅,拱手道:“谢茹尚书,传令登船!运输船在前,战船殿后,保持阵型!”
常升对副将下令。号角再响,粮草船、军械船先后驶离,五万将士有序登战船,甲胄碰撞与船桨声中,船队渐成长龙。
“将军,船队已出发,十日可到釜山港。”副将禀报。常升望向江面,晨雾散尽,波光里战船如巨龙东向。
岸边百姓挥着馒头鸡蛋高呼“大明必胜”,他拱手致意,心中念着朱元璋的嘱托与朱雄英的期盼。
归舱后,常升展开朱元璋密信:“听雄英安排,守棒子国,备征倭兵。”
岸边的茹瑺望着远去的船队,抬手捋了捋官袍下摆,高声道:“国公此行,必能助太孙稳固棒子国、震慑倭国!某在此预祝大军旗开得胜,早日凯旋,为大明再添功勋!”声音顺着江风传向远方,与船舷上士兵的呐喊声相融。
画面一转,棒子国汉城郊外的大明营地内,朱雄英正与朱棣、朱樉商议驻军布防图。
蒋瓛快步走入帐中,双手奉上一封密信:“殿下,陛下从应天发来急报,常升将军已率五万大军出发,十日左右可抵釜山港。”
朱雄英放下舆图,接过密信快速浏览,目光扫过“增兵两万,粮草军械加倍”的字句时,嘴角不自觉上扬。
他将密信递给朱棣与朱樉,指尖轻叩案面,笑着摇了摇头:“爷爷还是这般,从来不肯让孤受半分委屈。孤只要三万驻军,他倒好,直接派来五万,连粮草枪弹都多备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