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275章 应天调兵

第275章 应天调兵(2/2)

目录

朱元璋看着常升,眼中满是赞许:“你爹当年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你若能助雄英守好棒子国、打垮倭国,便是延续了你父亲的荣光!切记,到了棒子国,一切听咱大孙的安排 —— 他让你守营,你便不能擅动;他让你练兵,你便不能懈怠,不可擅自做主。”

心中却也暗自叮嘱 ——常升性子急,战场拼杀是好手,但驻军理事需得沉稳,雄英心思细,能压得住他,二人搭配正好。

“臣明白!” 常升郑重应道,起身时腰杆挺得笔直。

议事结束后,茹瑺匆匆离去,直奔兵部调兵遣将,又快马去户部协调粮草军械事宜。

常升则留在殿内,等待朱元璋的进一步指示。

朱元璋走到常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常升,咱知道你急于立功,但驻军棒子国不比上阵杀敌 —— 你得帮雄英看好营地,管好兵马,盯着李成桂的动静,别让他钻了空子。雄英虽年轻,但心思缜密,凡事多听他的意见,不可鲁莽。”

他望着常升年轻的脸庞,想起了当年冲锋陷阵的常遇春,心中泛起一丝暖意 ——都是为大明出力,咱盼着你们能相辅相成,为雄英铺好帝王路。

“臣谨记陛下教诲。” 常升躬身道,声音带着几分郑重。

“去吧,即刻领兵出发。” 朱元璋挥了挥手,语气带着期许,“告诉雄英,咱在应天府等着他的好消息 —— 等着他把棒子国管得服服帖帖,等着他把倭国银矿运回来的那一天!”

常升躬身行礼后,转身离去。

殿外的晨钟刚好响起,悠扬钟声穿透薄雾,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奉天殿,落在朱元璋的身上,为他赭黄的常服镀上一层金色光晕。

朱元璋重新拿起朱雄英的密信,指尖在 “驻军棒子国” 的字样上反复摩挲。

信纸边缘已被他捏得微微发皱,他想起当年濠州起兵的艰难,想起一统天下的不易,如今看着大明日益强盛,心中的决心愈发坚定 ——雄英这孩子,有谋略、有手段,能守住棒子国,能打垮倭国,大明的江山交给他,咱放心。

等这场事了,咱也能卸下担子,好好歇一歇了。

此时,内侍端着早膳进来,青瓷碗碟里盛着温热的粥品与小菜,轻声道:“陛下,该用早膳了。”

朱元璋摆摆手,目光依旧停留在密信上,声音带着几分悠远:“放着吧。咱暂时不饿。”

他望着窗外的朝阳,晨光将云层染成金红,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军队驻守在棒子国要地、倭国银矿源源不断运回应天府的场景 ——这盛世,咱盼了一辈子,终于要来了。

内侍不敢多言,将早膳放在案上后,悄然退下。

奉天殿内,只剩下朱元璋一人,他端起微凉的茶水,慢慢饮下,目光始终望向远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