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收徒(1/2)
林岁安话音刚落,底下便静了一瞬。
匠人之所以稀少难寻,便是大家手中的技艺都是父子相传,或是师徒相授。还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且想成为好的首饰匠人,都要经过数年或是十数年的打磨,投入成本极高。
这会儿林岁安是叫他们收徒,而不是将自己的手艺草草教给旁人。
但手艺是他们的饭碗,林岁安也不知他们愿不愿将自己的本事教授给许多人。
底下静默了半晌,又开始低声探讨起来。
林岁安端着茶盏,品着茶水耐心等着。
匠人虽不是贱籍,但在恒国有诸多限制,终究是地位低下。
她施了重恩,仅仅是供他们的孩子读书这一点,换了别的东家他们想都不敢想。
“东家。”
几人商讨了半晌,仍旧是万金工开口。
“咱们承东家恩情,本该为东家解忧。但祖训在上,手艺可传子传徒,不可传于外人。”
“诸位的难处我自是知晓,自是不会叫诸位的手艺白白传给不相干之人。我寻些半大的孩子来,诸位挑合眼缘的收为徒弟。咱们正经行拜师礼,给诸位缴纳束修,诸位再传授徒弟手艺,便不算违背祖训。”
林岁安笑着将茶盏放下,她买来的孩子,自是死契,都是她的人,束修她出也是应当。
万金工等人面面相觑。
“敢问东家,我们每人要收多少徒弟?”
一两个,两三个便罢了,再多,可真要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诸位放心,诸位瞧着合眼缘的,便收在名下。一两个、两三个皆可,只要大家用心教导便是。”
林岁安不管他们如何想,继续笑盈盈地道。
“如今诸位家中的孩子都在塾房读书,总不能叫诸位的手艺无人继承,断了传承。但若是叫孩子们放弃学业来学手艺,又会断了孩子们的前程。想必,诸位也不会愿意。”
听林岁安如此说,众人心中一凛。
但凡不是极蠢的,便能听明白林岁安话中的意思。
他们若是不好好教外面收来的徒弟,便叫他们的子孙来学手艺。
士农工商,世人皆知读书是底层人最好的出路。且他们签的都是活契,若是孩子在读书上有成就,那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即便考不中功名,能读会写,以后跟在东家手下做事,也比他们在那烟熏火燎的熔炉前来得干净体面。
这一代不成,还有下一代。
一点一点来,总归有希望。
若叫自家的孩子回来学匠人手艺,以后依旧入匠籍,那才是原地踏步。
“东家放心,我等明白。”
当即便有想明白的匠人起身躬身道。
“东家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定然会好生教导收来的徒弟。”
气氛一瞬间轻快起来,众人都急忙表态,连着新来的两个银匠也跟着表忠心。
此事定下,隔日,林岁安便叫兜儿带着万金工和唐玉匠二人去京都城中的牙行挑人。
一共挑回来九个十到十五岁的男孩儿。
半大的男孩儿很难买,若不是家中实在遭了难,少有人会将半大的男孩儿卖出去。
錾刻、花丝、镶嵌、打磨等工艺都是精细活儿。还要手巧,眼力好,体型适中,坐得住,便又筛选出去大部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