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章 信为德基始成空

第1章 信为德基始成空(1/2)

目录

《水调歌头·信鉴》

泉眼本无价,一诺重千金。

却看烽火楼畔,嬉戏化烟沉。

涸辙空赊东海,画饼强充宦海,墨债累丹心。

桃李借春色,硕鼠盗浓荫。

裂帛易,完璧碎,诺难寻。

庄周梦醒,方悟信字值连城。

莫效幽王燃燧,休学监河虚贷,季布语如箴。

纵有通天术,无信不生根。

暮色中的汴河码头,一艘满载丝绸的商船正缓缓靠岸。船头立着的中年商人手持算盘,腰间却悬着一柄青铜短剑——这是《盐铁论》中记载的典型商贾形象。他笑着与税吏拱手,口中念着\"童叟无欺\",袖中却滑出半块碎银。这般场景,恰似信用透支的缩影:表面清泉流淌,暗里泥沙俱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

《论语》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路遇秦军偷袭,他假借国君之命犒赏三军,仅凭一句\"郑人有备\"便退敌千里。这\"空城计\"能成,全赖郑国百年商誉铸就的信用丰碑。正如活水池塘,信用资本需日日滋养:鲍叔牙知管仲贪财仍委以重托,是看透其\"贪小利而怀大志\"的本色;季札挂剑徐君墓前,哪怕斯人已逝仍守心诺,方成就\"延陵季子\"的千古信义。

然人心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周厉王时,官府铸造不足值的\"恶钱\"流通市井,百姓以布帛易物却得虚币,终激起\"国人暴动\"。这恰似当今某些人,将他人信任当作无本钱庄——今日借三分情面,明日赊五分宽容,待到债台高筑时,便效法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将最后一点信用燃作狼烟。

泥沙俱下浊清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