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中华电报公司(2/2)
其余参与电报研制的工匠,每人赏银百两,以慰其劳,主事官员记功一次,着吏部存档,作为日后擢升依据!”
“臣代蒋煜与众工匠学子,叩谢皇上隆恩!”
周明远语气仍难掩激动,又躬身进言。
“皇上,京城至天津的电报机已调试就绪,两端驿馆均有专人值守,此刻便可传令试讯,让皇上亲验这‘三百里瞬息传书’之效!”
弘历听罢,龙颜大悦,抬手一挥。
“好!摆驾,即刻前往正阳门驿馆!”
话音刚落,李玉已躬身领命,快步传旨备驾。
一众军机大臣紧随其后,簇拥着弘历走出养心殿。
御道之上,水泥路面平整宽阔,侍卫仪仗肃立开路,马蹄踏过溅不起半分尘土,不多时便抵达正阳门驿馆。
作为穿越者,弘历比谁都清楚电报对一个帝国的意义,它不仅是通讯方式的革新,更是打破时空桎梏、掌控四方的战略利器,今日亲眼见证其落地,心中激荡不已。
驿馆内,电报机静静置于案上,铜质部件在日光下泛着冷光,接线端子排列整齐,纤细的铜线穿墙而出,延伸向远方的天津。
蒋煜早已闻讯在此等候,一身黑色华服衬得他英气勃发,见弘历驾到,连忙率工匠们躬身叩迎。
弘历抬手示意平身,目光落在电报机上,语气带着期许又藏着笃定。
“今日便让朕亲眼看看,这融古通今的发明,究竟有何能耐!”
“草民遵旨!”蒋煜应声上前,熟练地调试着设备,向弘历解释道。
“皇上请看,此机通过继电器续接信号,即便三百里外的天津,只需按下按键,讯息便能瞬息抵达。”
弘历当即看向值守驿卒,沉声道。
“传令天津府驿馆,即刻回传‘大清新政昌隆,海疆万里安宁’十二字!”
驿卒领命,手指在电报机按键上快速敲击,“滴答”声清脆悦耳,在驿馆内回荡。
弘历屏息凝视,脑海中已然浮现出电报线纵横全国、军情政务瞬息通达的图景,张廷玉、苏琦等一众军机大臣也纷纷围拢过来,目光紧盯着机器上跳动的字符。
不过瞬息之间,另一台接收电报机便发出急促而规律的“滴答”声,一卷空白纸带随之缓缓吐出,纸上唯有密密麻麻、长短不一的点线符号,并无一字。
值守吏员早已候在一旁,快步上前取下纸带,转身递交给身旁持着密码本的译电官。
译电官手指在密码本上飞速翻阅,目光在点线符号与文字间来回切换,不多时便提笔将译文写在素笺上,躬身呈至弘历面前。
“启禀皇上,天津回电译毕!”
弘历接过素笺,只见上面墨迹新鲜,“大清新政昌隆,海疆万里安宁”十二个字工整清晰,眼中振奋之色更浓。
弘历指尖轻抚其上的字迹,眼中满是振奋。
“昔日八百里加急,从京城至天津尚需一日,如今不过弹指之间,讯息便已往返!
“有此利器,大清军政调度、民生沟通,必将事半功倍!
蒋煜,你可知,你这一功,堪比拓土千里!”
蒋煜躬身肃立,语气恳切又满含赤诚。
“皇上谬赞!此非臣一人之功,实乃皇上圣明远见,既赐《雷火玄机》古籍点拨迷津,又力排众议扶持西学研习,搭建融合中西技艺的平台。
更不拘一格启用留洋学子,给予试错革新的包容与支持。
加之电报研究所众匠人日夜钻研、反复打磨器件,方能攻克远距离传讯难关。
臣不过是承皇上之命、聚众人之力,不敢独揽此功!”
弘历闻言,眼中赞许更甚,转头对周明远郑重吩咐。
“传朕旨意!中华电报公司所需经费、物料,户部优先全额拨付,沿途各州府须全力配合线路铺设,凡水泥、铜线等关键物料,一律优先供给,敢有推诿延误者,从严问责!”
弘历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坚定,字字掷地有声。
“十年之内,务必完成全国各地首府,及边疆要塞、通商口岸、军防重镇等所有战略要地的电报连接,朕要让大清政令通达、军情速递,真正实现弹指可达四方!”
周明远躬身领命后,忙转头对尚不知情的蒋煜高声传旨。
“蒋煜,还不速速叩谢皇上隆恩!”
蒋煜骤闻圣谕,又惊又喜,连忙双膝跪地,高声叩谢。
“臣蒋煜,叩谢皇上隆恩!臣定竭尽所能,率中华电报公司上下全力以赴,十年之内必建成全国电报网络,不负皇上重托!”
弘历抬手示意他平身,笑道:“朕观你既有才学,又懂谦逊,此任非你莫属。
放手去做,朕便是你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