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518章 既然没有赃物,那就算了

第518章 既然没有赃物,那就算了(2/2)

目录

他终于明白,那半页残笺,是谁送来的了。

不是官,不是商,却能执掌府台的命脉,让万富贵俯首称臣……

这个人,只能是“静先生”!

那个从不露面,却掌控着一切的影子谋士!

陈皓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边缘。

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必须想办法,找到静先生的破绽,才能有机会扳倒他,才能真正为百姓讨回公道。

与此同时,徐六娘也在暗中行动。

自从得知静先生的存在后,她就一直想方设法,想要摸清这个人的底细。

她通过“织言社”的关系,收买了一个在静先生府邸扫院的小厮。

小厮告诉她,静先生每日辰时,必饮井水泡茶,且所用陶杯,从不更换。

徐六娘闻言,心中一动,立即命人定制了一批相同款式的陶杯。

只不过,她在其中一个陶杯的内壁上,刻上了一行极其微小的字:

“君所护者,非主,乃蠹。”

这行字极小,肉眼难以辨认。

只有经过特殊的药水处理后,遇水才会显现出来。

她将这个刻有微字的陶杯,混在其他窑货中,送入了静先生的府邸。

三天后,小厮偷偷跑来向徐六娘汇报:

“徐姑娘,你让我注意的那个陶杯,已经被打碎了!”

“打碎了?”徐六娘心中一惊,“怎么打碎的?”

“不知道,只听说静先生那天喝茶的时候,突然脸色大变,然后就把那个陶杯给摔了。”小厮说道,“而且,那天晚上,静先生还召见了万富贵,两人在书房里吵了很久,好像是因为什么修渠预算的事情。”

徐六娘闻言,嘴角微微翘起。

看来,她的计划成功了。

那行微字,已经传达到了静先生的眼中,也引起了他的怀疑。

另一边,刘推官也接到了静先生的命令,让他调查“匿名威胁官员”一案。

刘推官心中清楚,静先生让他调查此案,真正的目的,是让他排查县衙内部的内鬼。

但他并没有按照静先生的吩咐去做,而是故意拖延调查进度,反借机查阅县衙幕僚之间的往来信函存档。

在一册看似普通的《农政摘要》的夹层中,他发现了一页手稿。

手稿上详细地描述了如何“以旱逼粮,以乱止言”,甚至建议“纵渠溃堤,嫁祸陈皓”。

刘推官看到这里,只觉得浑身冰凉,手脚发抖。

他万万没有想到,静先生的手段,竟然如此狠毒。

他深知,如果按照静先生的计划行事,整个临江县的百姓,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他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他偷偷拓印了一份手稿的副本,然后找到韩捕头,让他以“缉盗”的名义,将这份手稿送入皓记酒馆的地窖。

韩捕头原本并不愿意涉险,毕竟,他还要养活一家老小。

但他转念一想,他的妹夫,正是因为拒绝在“断粮盟约”上签字,被李少爷打断了腿。

为了妹妹一家,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他必须站出来。

他咬了咬牙,接过了刘推官的命令。

行动当天,韩捕头故意选择在巡街的时段,带着几个衙役,抬着一个大箱子,公然走进了皓记酒馆。

“我们接到举报,说你们酒馆藏匿赃物,现在要进行搜查!”韩捕头高声喊道,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酒馆。

百姓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但他们见惯了这种场面,知道衙役们不过是例行公事,没有人真正关注他们抬进来的那个箱子。

韩捕头走进地窖,将箱子放下,然后对着几个衙役使了个眼色。

几个衙役心领神会,开始在地窖里四处搜查。

他们故意装模作样,翻箱倒柜,却没有找到任何所谓的“赃物”。

“韩头儿,这里什么也没有啊。”一个衙役说道。

“哼,我就知道,他们是冤枉的。”另一个衙役说道。

韩捕头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没有赃物,那就算了。我们走吧。”

说完,他带着几个衙役,抬着空箱子,离开了皓记酒馆。

百姓们见状,纷纷散去,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没有人知道,那个箱子里,其实藏着一份足以改变整个临江县命运的重要手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