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戛纳的邀请(2/2)
“什么意思?”
雅各布挠了挠头道:“柏林在电影刚杀青时就发来邮件邀请了,只是时间确实赶不及,我就直接回复拒绝了。”
林枫想起来了,好像雅各布跟自己说过。
不过那时自己在跟《盗梦空间》的演员们进行剧本围读,很快就抛到了脑后。
而且柏林电影节是在2月举行,《老无所依》哪怕再想去,也是赶不及的,甚至这次的戛纳都有些悬。
林枫想到这个问题,便直接拿起电话,给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及选片委员会主席,蒂耶里·福茂拨了过去。
“嗨,林,你从加拿大回来了?”
“没错,蒂耶里,听说你希望我带着《老无所依》参加今年的戛纳?”
林枫没有什么寒暄,直接问道。
“当然,我觉得你只要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就是那个最天才的林枫。”
玛德,听到这老家伙的话,林枫差点把眼白都给翻出来。
要是林枫真的是一位小年轻,还不得被这帮老狐狸给忽悠瘸了?
不拍商业片,他的视界集团能有今天的规模?
连他们的吕克贝松现在都在拥抱商业片,拥抱好莱坞了,就知道以后欧洲三大会越来越没落的。
当然,林枫的情商不允许他将心底的话说出来,只是笑着岔开话题道:“嘿,蒂耶里,你是知道的,我才刚刚回来,这部电影的成片很可能无法在你们截止时间内完成。”
一般来说,像戛纳这种欧洲顶尖的电影节,影片的推荐会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对于没有什么名气的导演,采用的是自荐的方式。
也就是电影制作方或作者需要在戛纳官网上登记电影作品信息,支付报名费和展映放映费,然后将作品按格式要求刻成光盘,寄送到法国,完成自荐参赛。
第二种是选片人的推荐。
戛纳电影节聘请一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业内人士,他们会打探各个国家的电影情况,发现优秀的作品后,给制作人发送参赛邀请。
对于一些备受关注的国家或地区的电影,戛纳电影节的选片团队也会主动联系导演或制片人,邀请其作品参赛。
不管是哪种方式,戛纳对于选片流程都是比较严谨的。
电影制作方需按照戛纳电影节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影片,而且必须是电影节前十二个月内制作的,且未曾在其他国际电影节展映、未曾在互联网上放映,原始语言非法语或英语的影片需带有法语或英语字幕。
选片委员会有三个不同的层级。
第一层级是若干个年轻的小团队,他们会先对提交的影片进行初步筛选,把过于粗糙的影片排除掉,剩下的影片进入第二层级。
第二层级由影评人和电影制作人组成,他们会对影片再度进行筛选,从影片的质量、作者性、关注度、演员、政治因素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筛选出更优秀的影片进入官方选片委员会。
最后,官方选片委员会由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直接领导,委员会成员会对影片进行内部讨论、投票,然后将结果呈给福茂,再由福茂和选片委员会最终决定某部影片的去留,确定影片是否能进入主竞赛单元或其他次级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