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朱的考题(2/2)
“允炆失色”快看允炆殿下的表情!感觉有点绷不住了!(打赏鲜花x5)
朱允熥刚想暗中松一口气,朱元璋的话锋却陡然一转,如同寒夜里骤然出鞘的利刃,瞬间将刚刚缓和一丝的气氛重新冻结:
“读书明理,很好。那咱再问你们——”他的目光扫过三个孙子,最终又落回朱允熥身上,带着一种更深沉的考校意味,“自大明开国以来,西南、西北、乃至东北边陲,那些口称臣服、岁岁纳贡的蛮部土司,为何总是反复无常,降而复叛?前脚收了朝廷的赏赐封号,后脚就能举兵作乱!此患不绝,边陲难宁!尔等日后或镇守一方,或总揽国事,当如何应对?”这问题,比蝗灾之问更宏大,更凶险,直指帝国边疆治理的核心痼疾!
大学士董伦闻言,眉头立刻紧紧锁起,陷入了深沉的思索。朱允炆脸色更加凝重。朱允熞则茫然地眨了眨眼。
真正的帝王考校,才刚刚开始!
“允熞,”朱元璋的目光首先落在最小的孙子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孩童的容忍,“你先说说看。”
朱允熞被点名,小身板一抖,下意识地看向旁边的二哥朱允炆,得到后者一个鼓励的眼神后,才怯生生地站起来。他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用稚嫩的声音天真地说:“皇爷爷,孙儿……孙儿觉得,他们不乖,老是打架,是因为……是因为没糖吃吗?要不……多给他们送点好吃的糖果、好玩的玩具?让他们开心了,就不打架了?”说完,还用力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自己想了个绝妙的主意。
“童言无忌”噗!允熞殿下太可爱了!送糖可还行?(打赏鲜花x50)
“天真治愈”虽然幼稚,但这仁心是好的!皇爷爷都被逗得没那么严肃了!(打赏银元x1)
“现实骨感”小朋友,蛮族头人要的是土地人口和自治权,可不是糖果啊!(打赏瓜子x30)弹幕:“奢香夫人表示:格局小了!”
朱元璋脸上紧绷的肌肉似乎真的松动了一下,甚至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不知是气是笑。他没斥责,也没赞同,只是挥挥手示意朱允熞坐下。这幼稚的回答,意外地冲淡了些许凝重的气氛。
“允炆,你呢?”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次孙。
朱允炆立刻起身,姿态端方,朗声道:“回皇爷爷,孙儿以为,蛮夷反复,其性固然难驯,然究其根本,或在于地方官吏失察失职,未能宣我大明仁德教化于化外之民。圣人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故孙儿以为,首要在于慎选良吏,遣派至边地,轻徭薄赋,示以恩信,使其感念天朝仁厚。其次,当广设社学,传播圣贤之道,使其子弟习礼仪、知廉耻,渐染华风。假以时日,其心必化,其叛自息。若一味恃强凌弱,动辄刀兵相加,恐反激起更烈之反抗,非长治久安之策也。”
“正统之声”允炆殿下深得儒家精髓!王道感化,这才是煌煌大国气象!(打赏鲜花x20)弹幕:“《明史》赞允炆“亲贤好学,性至孝””
“理想主义”道理都对,可对付豺狼讲仁义?怕不是宋襄公再世!(打赏瓜子x50)弹幕:“史实:建文削藩优柔,或源于此仁柔?”
“纸上谈兵”好听是好听,可操作性呢?派去的官被杀了怎么办?教化十年人家照样反怎么办?(打赏银元x5)弹幕:“明中期西南土司叛乱不断!”
朱允炆的回答引经据典,充满了理想主义的道德光辉。董伦再次微微颔首,显然这才是他心目中正统的、符合圣人之道的答案。朱元璋听着,面上依旧无波无澜,那双深邃的眸子转向了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