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 第251章 朱棣临死前心思各异的众人

第251章 朱棣临死前心思各异的众人(2/2)

目录

朱瞻基与杨士奇先后进入。

“殿下,还请肃清左右。”

朱瞻基闻言,深深看了一眼凝重的杨士奇,随即让自己的心腹把守营帐周边。

做完这些,朱瞻基才缓缓开口。

“什么事这么神秘?你可知现在这个时期,这样是会出事的。”

“呵呵,太孙殿下能有如此警觉,臣倍感欣慰。

臣之所以这般,便是想要告诉殿下,刚才御医所言,恐极有可能是在说假。

皇上的病情不仅无法康复痊愈,甚至坚持不了多久。”

朱瞻基听到这话,瞳孔一缩,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帐外,想起外面都是自己的心腹,才松了一口气。

但即便如此,朱瞻基满脸凝重的来到杨士奇近前,低声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朱瞻基死死的盯着杨士奇,他要看看这人到底是在帮他还是在害他。

刚才那一个瞬间,他既有害怕,害怕朱棣知晓,又有激动,激动杨士奇说的这个可能,同时又有杀心,这是对杨士奇的杀心。

因为他不知道杨士奇这样做,是不是在害他,如果他一旦轻信杨士奇的话,是要出大问题的,这是他对杨士奇产生的杀心,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害他。

杨士奇面对着朱瞻基审视般的目光,没有半点回避,随即将观察到的太医情况说了出来。

“殿下,正因为如此,臣才有把握,这御医在说谎。

而且在这种时候选择说谎,说明皇上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必然极为微妙。”

朱瞻基听后,并没有出声。

良久,朱瞻基的话音缓缓传出。

“那你认为,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如今殿下什么也不用做,暂且当做御医说的是真的。

若三日之内,皇上没有单独见太孙,那说明皇上目前并无大碍,是臣看错猜错。

若是三日之内,皇上召见,那便说明皇上的龙体必然垂危。

待皇上与殿下交代之后,可再做部署。

殿下切记,不可自乱阵脚,当需沉稳,臣会帮着殿下照看营中局势。”

朱瞻基缓缓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现在他已经有些被杨士奇说服了,那御医在说假。

其实准确来说不是被杨士奇说服,而是因为他行踪是这样想的,如今杨士奇这么说出来,他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正是因为有期望,他才愿意相信。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突然传了进来。

“来人止步!需通报太孙殿下才可进入!”

朱瞻基疑惑之际,军士已经来到帐外。

“禀太孙殿下,皇上近侍黄公公求见。”

听到这里,朱瞻基瞳孔一缩,看向杨士奇,只见杨士奇也是一脸震惊,随即无比的凝重。

“殿下,皇上派人前来必然是传唤殿下前往,殿下记得一切先答应皇上,不可忤逆。

令切记万事冷静,不可有丝毫急切!

赵王之事,待回来之后再行商议!”

“呼~我知道了。”

朱瞻基心头无比的凝重,刚才杨士奇还在和他说这事,结果转眼朱棣的人就来了。

要知道杨士奇可是说的三日之内,如今这才多久?

这是不是说明,朱棣的情况,比他们所想的,还要严重?

若不然,完全不用这么迫不及待,反而可能会让人多想。

不一会,朱棣的近侍太监走入朱瞻基帐内,无比的恭敬。

是的,很是恭敬,哪怕是朱棣的近侍。

毕竟如今朱棣时日无多,接下来是谁当家做主,这些人可是清楚得很,要是不恭敬一点,说不定朱棣前脚走,他们后脚就得跟着去了。

作为宫里面的宦官,自进入宫中开始,就面临着残酷的生存挑战,还能够成为朱棣的近侍,已经不是一般人了。

“太孙殿下,皇上唤殿下速速前往。”

朱瞻基闻言,当即示意这宦官带路。

当来到这宦官近前,声音再度传来。

“太孙殿下,刚才御医与皇上聊了几句,虽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但御医出来时,汗流浃背。”

朱瞻基听着这近侍的低语,微愣片刻,随即点点头。

“孤知道了。”

朱瞻基心头更加有数了,杨士奇的猜测,加上御医出来汗流浃背,能够让御医这样,那就说明了一点,刚才御医在对他们说谎。

并且这个御医已经诊断出了朱棣的归期,不然不会这样。

能够被诊断出归期,那不就说明,就是这几天的时间了?

难怪朱棣这么着急要见他啊。

至于这个近侍的提醒,朱瞻基心中已经没有丝毫在意。

到了这一步,提醒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吗?

朱瞻基加快脚步,来到朱棣营帐内。

“爷爷,我来了。”

朱瞻基快步跑到朱棣床榻前,目光担忧的看着朱棣。

当注意到朱棣嘴唇有些干裂,又迅速倒上一杯温水来到朱棣身前。

“爷爷,我扶您起来,先喝口水吧。”

“好,圣孙有心了。”

朱棣满脸幸福的笑容,靠着朱瞻基的手臂坐了起来。

朱棣本想要接过水自己喝,但却是被朱瞻基制止了。

“爷爷,你不方便,我来喂你吧。”

“哦?好,哈哈。”

朱棣笑得更加欣慰,喝着朱瞻基亲手倒,亲手喂的水,只感觉是那么的香甜。

“还是圣孙好啊,喝了这杯水,都感觉好了不少。”

“爷爷会没事的,如今北征还没有结束,我和所有人都在等着爷爷带我们重创瓦剌,为大明解决边患呢。”

朱棣闻言,心头满是怅然。

“好大孙,我已经无力再带着你们重创瓦剌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