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暗物质标记器(1/2)
而暗物质标记技术项目的一千多名项目设计师,工程师则需要对这套技术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才行。
还好,这部分设计师,工程师都是赵小侯亲自调过来的科学家,他们至少也是中级科学家的职称,还有五十多名高级科学家。
他们在学习理解能力方面较之其他科研人员要厉害很多,并且他们以前本身就兼顾了一部分暗物质的研究工作,因而他们较之其他科研人员对这套暗物质标记技术的理解程度也要高上很多。
这部分科学家就是赵小侯的得力助手。
在暗物质标记技术项目正式开始运转之后,赵小侯每天都要绘制出大量的设计图草图,由这些科学家进行精修核实之后,再分发到各分支项目组,并由这些科学家对该分支项目组的科研人员进行培训,进行研发。
毕竟这系统奖励的暗物质标记技术里也没有实物设计图可供参考,赵小侯也就只能自己思考来绘制各种设备,配件,零件的设计图,再聚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不断改进,使之最终能够达到赵小侯的要求。
当然,这也是他感觉自己太辛苦了,技术自己都补全了,剩下的事情还要自己全部来做,那自己岂不是太累了。
只可惜这些科研人员还跟不上自己的水平,不然的话,自己连设计草图都不用画,将知识灌输给他们之后,他们就能够主动积极的将项目搞定了。
教育还是没跟上啊。
想到这里,刚刚画好一张设计草图的赵小侯就给大科学院教务处下了一个指令。
那就是将暗物质标记技术等等相关知识的兑换权限开放到全大科学院,哪怕是还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研究生也有权限对其进行兑换。
这样一来,随着选择兑换暗物质标记技术等等相关知识的科研人员增多,以后赵小侯在组建项目组时,也不用给召集来的科研人员授课了。
要说在暗物质标记技术项目组正式运转之后,那800多万科研人员还是很努力的。
仅仅只用了3年时间,暗物质标记器的各种设备,配件,零件就研发出来不少。
当然,符合赵小侯要求的合格品并不算多,但多多少少能够拼凑出一台暗物质标记器了。
不过组装暗物质标记器初号机,赵小侯就没有插手了,由那一千多名科学家上阵进行组装,赵小侯在一旁督阵,只有在这些科学家组装出现问题时,方才出声指点。
毕竟赵小侯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手去做了。
这批科学家培养出来的话,以后的技术开发就能够省掉他很多事情了。
忙碌了3个多月,一个类似于榴莲的初号机就组装好了。
这台初号机的直径就没有小宇宙制造器那么夸张了,但组装好之后,也有60公里的直径。
按照设计预期,其能够将自身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暗物质进行标记操纵。
要说这个标记操纵范围的确不算大,但作为初号机,只要其能够顺利标记操纵暗物质,那么就算是成功了。
初号机在开机之后,很顺利就完成了自检过程。
这让赵小侯很满意,至少在自己没有插手的情况之下,这群科学家组装的初号机没有啥问题,这说明自己放手是没有问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