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十二奇扇镇山河(1/2)
茶馆内,灰衫说书人折扇一展,声如裂帛:“列位看官!今日老朽不说那烽火连天,单说这炎汉建国前,万象阁中十二柄奇扇——扇骨藏杀机,扇面隐乾坤!一扇动,可移山填海;一扇合,能定国安邦!”
堂下一片寂静,忽有少年高呼:“先生快讲!这扇子比那青龙偃月刀还厉害不成?”
说书人抚须大笑:“少年郎问得好!且听老朽从头细表——”
第一扇:炎黄剑羽扇·展昭
龙鳞藏锋,千机锁山河
“首扇名‘剑羽’,据传是那展君复贴身之物!”说书人袖中寒光一闪,折扇陡开,七片龙鳞泠泠作响,“此扇骨取北海螭龙逆鳞,匠人以龙血淬炼三年,鳞纹与青鳞剑鞘严丝合扣。冰蚕丝扇面薄如蝉翼,日光一照,‘藏锋’二字似剑气游走!”
茶客哗然,有人追问:“世间莫非真有真龙?怎的成了铸扇材料?”
说书人眯眼冷笑:“建安五年,泰山匠坊以天下宝马为饵,引螭龙破冰出海!那马群嘶鸣三日,血染北海,龙鳞方得三片。余下四片——”
他忽地压低嗓音,“取自定国之战时,四方社稷的龙脉化身!”
扇柄机关“咔嗒”轻响,说书人猛拍桌案:“当年徐州被困,展昭将此扇插入墨家千机锁,霎时地动山摇!三千连弩自城墙暴射,箭雨遮天蔽日!列位可知?那扇坠太极图乃琅琊台千年龟甲所雕,一转一合间,能调天下机关!”
第二扇:星轨算筹扇·荀攸
天河落子,卦爻定江山
“第二扇属颍川荀攸,名曰‘星轨算筹’!”
说书人指尖蘸茶,案上勾出紫微垣星图,“开匣时二十八宿银钉凌空,鹅毛扇骨缀天河微光。司南磁粉绘纵横十九道,暗藏荀家的十九州图!”
一老者颤声叹道:“难怪破阵如探囊取物!”
“正是!”说书人眸中精光暴射,
“建安十三年江陵大雾,执此扇点角宿位,地脉竟随星轨移位!诸位可见过山峦自行开裂、江河倒灌生路的奇景?那日八门金锁阵生生被星图撕裂,阵眼处显出一条白骨铺就的生路!”
他轻抚扇坠七枚龟甲,幽幽道:“荀攸刻《易》卦爻辞于夹层——‘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第三扇:稻浪玲珑扇·张昭
一粒粟中见苍生
第三扇未出,茶馆似乎忽盈稻香。
说书人袖中抖落金粉,案上霎时麦浪翻涌。“此扇名‘稻浪千重’,属汉丞相张子布!”
湘妃竹骨,微雕小字细如蚊足,却记尽天下农桑秘术。
有人涕泪纵横:“建安大旱时,可是此扇救了我等性命?”
说书人颔首:“子布先生摇扇三日,江东六郡枯田复绿!更绝的是扇柄机关——”他指尖轻叩,十二粒占城稻种滚落掌心,“此稻入土即生,三日抽穗!然张昭曾叹:‘民为稻穗,君为镰刀。割与不割,一念之间啊……’”
扇面金粉忽凝成字,茶客齐声念出:“民心为刃!”
说书人长叹:“稻香能饱腹,亦能化利刃。昔年异族屠城,张昭闭门摇扇三日,地脉翻涌淹了半座军营!”
第四扇:铁齿铜牙扇·程昱
血狱森森,律法即天道
玄铁扇骨相撞声如金戈裂帛,说书人陡然厉喝:“程仲德之扇,诸君避让!”
扇面展开,猩红欲滴,“此扇骨淬七十二处孔,扇坠半枚人牙,此人深居简出,历史上颇为神秘!”
茶客悚然倒退,说书人却冷笑:“建国初期,许昌豪族私设刑堂,程昱执扇击案——”
他猛挥折扇,茶盏应声碎裂,“青铜镇纸裂为两半,裂口处血书‘法不容情’!三日后,豪族百口人丁悬首城门,血雨三日不歇!”
扇骨内侧忽现朱砂小字,说书人闭目长吟:“法无亲疏,唯公而已……程昱临终前咬破手指,添了这八字。列位看官,这扇上血字,可比那《吕氏春秋》重千钧!”
第五扇:龙鳞火浣扇·刘晔
赤焰焚伪,玉玺照忠奸
第五扇出匣时,说书人掷火折于空,烈焰腾起三尺!
“此乃工部尚书刘子扬‘龙鳞火浣扇’!”火龙洞赤晶扇骨灼如烙铁,南蛮火浣布浸西域幻术,遇热显篆文,极其神秘。
商贾惊呼:“璧纹竟能烙于布面?”
“何止!”说书人泼酒燃扇,地面忽现玉玺虚影,“当年血战,子扬当庭展扇,玉纹如血泣宫闱!此扇存世一日,炎汉气运便不绝一日!”
他忽指扇骨赤纹:“此纹路取自成皋之战时,刘晔亲手剜下的叛将心头血!炎汉炎汉,焚的是奸佞,照的是忠魂!”
第六扇:玄鹤衔毒扇·贾诩
百毒蚀骨,三日归幽冥
墨玉扇骨森然泛青,说书人展扇刹那,茶案竟覆上一层霜气。“此扇名‘玄鹤衔毒’,属毒士贾文和!”蛊虫丝扇面浮百毒虚影,日光一照,蜈蚣蝎子如活物游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