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必是汤宾尹指使 刁民堵门(2/2)
他本人没太把《薪化月报》太当回事,认为这种民间小报,难登大雅之堂,能有多少影响力,又有多少人真愿意去看。
何况大部分的民间百姓,就算识字的,也不过就只是受过蒙学,读过《三百千》之类的,又能谈得有什么学问,看懂什么文章。
但他却忘了,在他看来不屑一顾,满篇都是大白话创作,以及又还特意加了标点,分好句读的《薪化月报》文章,恰恰就是为了降低阅读理解能力,专门为了普通百姓而推广的。
在他看来,薪华社宣称的所谓“开启民智”是笑话,却不知江河等人是在认认真真做这件事的。而且底层的普通百姓们,也并不像他所想的那么无知。
凡是受过蒙学,能熟读《三百千》,识得千来字的普通百姓,基本就能读懂《薪化月报》上特意降低了难度的所有文章。尤其添加标点,以及所有遣词用句都尽量白话,并尽量少用生僻字,更是降低阅读难度的两大利器。
“老爷,据我所知,这新一期的报纸一上市,便是许多人纷纷抢购,好多报亭都已被围的水泄不通了。”徐管家先回了句之后,又连忙问道,“老爷,现在如何是好?”
徐延庆甩开为他更衣的两名丫环,披着衣服来回踱了几步,道:“自然还是去见阮知县,现在更须拜访了。立刻备轿,我从后门走。你带人把家中给我守好了,绝不能放任何刁民进来。胆敢擅闯的,就给我打,打死不论!”他最后一句,说得满脸煞气。
“是!”徐管家立即不禁心中一凛,连忙答应。
此时的徐府大门前,已是有将近百名的宣城百姓们聚涌过来,堵住了徐府大门。守门的门子见情况不对,自然早已是紧闭大门,全部上了门闩。
这些赶来围堵徐府的宣城百姓,背后确实无人指使,大多是看过号外期报纸上的那篇文章后,终于明白了当年的事实真相,发现他们当年竟是受人蒙骗,成了逼走汤宾尹的帮凶,激于一时义愤,便赶来要向徐家讨要说法。
这一幕,当年也曾在汤家的汤府门前发生过。最后的结果,是汤宾尹被逼的连夜迁居外地避难,时至现在二十多年都不敢回宣城。
而在万历四十年,宣城还发生过一件颜文选宅被劫案。颜文选,字巽之,宣城人,是万历十四年的进士,其先任江夏知县,后擢户部给事中。之后几经起落,最后晋光禄寺少卿。
万历四十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致仕的颜文选在家中酬神赛戏,门庭若市。当时有泾县童生张载通在看戏后意外死亡,有同行人说是被颜文选的家丁殴打致死。
当时的宁国府学刚举行了童生试,一大批童生正聚集在府城,听闻张载通被殴打致死,群情激奋,一起包围了颜文选的住宅,之后又有一批市井无赖跟着趁火打劫,冲进颜家劫掠财物,导致颜家被洗劫一空,震动了整个宣城。
颜家的前车之鉴不远,所以徐延庆此时才特别叮嘱,绝不能让任何人闯进来。不过徐延庆说有擅闯者,打死不论,不必留手,还真不是仗势欺人。
这种情况属于擅闯民宅,在古代的历朝历代都有相关规定,《汉律》规定“无故入室宅庐舍,上人车船,牵引人欲犯法者,其时格杀之,无罪。”
《唐律》也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
越到后面,这方面的法律与规定越发细化。但凡是擅闯民宅者,尤其是怀有恶意的,主人当时打杀,都是以无罪论处。
万历四十年的颜家被抢那件事,是当时颜家没有防备,以致遭人哄抢。若有防备,当时打死几人,颜家也是无罪的。
万历四十年时,正是熊廷弼担任南直隶提学御史,他在得知此事后,上疏主张将为首之人定罪,并让当时参与此事的宁国府生员,一律不得通过童生试,全部黜落。
熊廷弼整治学风的手段雷厉风行,也颇为严苛,但将参与此事的生员一律全部黜落,却也是不免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当时徐家族学里便有好名几学子也参与了此事,结果也一律被黜,秀才都没考上。
此时围堵到徐府门前的宣城百姓们,大多只是激于一时义愤而来,并没想着要擅闯徐府。当下只是在外大声呼喊地进行声讨,有气不过的,也只是往徐府里隔墙投掷些臭鸡蛋、烂菜叶子,又或石子、土块之类,还真无人敢冲击徐府的大门。
但就算如此,也是让里面的徐府家丁们胆战心惊,叫苦不堪了,生怕一个不慎,被外面的那些刁民破门而入,也步了颜家后尘。
原本徐管家得了徐延庆吩咐,还打算支使所有能派出去的下人,让人带了钱出去扫购买报,把最新一期的《薪化月报》全都买回来销毁。但眼下这时候,自然是顾不得了,还是派人守门要紧。
就这,徐管家都还担心府里的人手不够呢,哪敢再派人出去。不过徐延庆要从后门离府去拜会知县,徐管家自然还是加派了几名人手护送,怎么都得先护着老爷出去,让老爷安全。
而且老爷去求见阮知县,也正是为解决眼下此事的,也是必须离开,并要保证护送老爷到县衙。
“徐老爷快出来!”
“徐家果然心虚,都不敢派人出来,看来这事确实是他们做的。”
“当然是徐家做的了,黄山逸客不都写的清清楚了吗,你居然还怀疑?”
………
围堵在外面的百姓们吵吵嚷嚷,议论纷纷,都叫嚷着要让徐家派人出来,给他们一个说法与交代。
却不知这个时候,一乘小轿已从徐府的后门悄然离开,迅速赶往宣城县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