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又见弹劾(2/2)
“大人你瞧这边,此处建三十间精舍,作讲学之用。”
“大人您再看看那边的树林,那片松林将尽皆伐去,地基已勘测完毕,正是藏书阁所在。”
“大人还有这个地方,这处山坡颇为碍事,属下打算雇三百民夫将其铲平,用作膳堂。”
一路跟着孙主事,王远发现这孙主事果然是用心了的,这么多地方,他竟然记得分毫不差。
而且看路过的一些官吏,对孙主事也是连连打招呼。
就知道,他应是经常来皇庄这边视察,否则不可能所有官吏都认识他。
行至一处土丘,孙诚指着前方大片农田道:“这片三百顷之地,按大人吩咐,将建千座宅邸,每座占地十五亩。
余下一百五十顷,计划堆砌假山、开凿莲池、遍植花木。
这些宅邸将采用徽派建筑风格,白墙黑瓦,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莲池不仅能增添景致,还能在夏季起到降温的作用,为居住在此的人,提供舒适的环境。”
王远颔首,正要开口,却见孙诚神色有些不对。多年官场历练,让他立刻警觉:“你可是有事要说?”
孙诚拱手,面露难色:“属下不敢隐瞒。按图纸规划,需引运河之水贯穿校区,最后在校区和学区房所在,形成一个颇大的湖泊。
但这一路上要穿过几处小庄园,这些地方下官都上门和主人家聊过了。
他们都愿意让我们的河道通过,相应的每年灌溉期,他们可以从河道中打水。”
王远点了点头:“这般的确不错,有了河道穿过,他们在河道边的土地也就能变成上等的水浇地了,平白多了份收入。
但看你的这个意思,是有人家不愿意让我们河流路过?莫非他家的都是水浇田!”
孙主事没有理会,王远最后一句玩笑之语,而认真的回答起前面一个问题。
“的确有户人家说什么也不肯相让,这户人家态度极为强硬,无论我们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
“拿钱买下不行吗?”
“可以,但那庄园不过二百亩,市价七千两足矣,可他们狮子大张口,竟索要三万!”
王远听后有些不满:“你就没告诉他们我们这是官府的人吗?
孙诚有些委屈道:“属下亲自登门,好话说尽,那庄园管事倒是客客气气。
可一提到修河道之事,那家便不肯了,还说他家主人这庄园是成祖年间御赐的庄田,动不得。
而且他们还放出话来,谁敢动他们的地,就让谁好看。”
“他们的靠山是谁?”
王远瞬间就清楚孙主事说这事,是打算干什么了!无非就是想让他出手,解决这件事情。
“襄城伯!”
王远心中一沉。
王远也听说了,去年成国公府上发生的事情。
盐政改革中襄城伯,便是最顽固的反对派。
当时能压制众勋贵,王远不过是借他们内斗之机,以成国公等人的势压人。
而私盐这件事情,又不能宣之于口。所以被打压的勋贵,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吞。
但现在情况可就不同了,勋贵的关系虽然不胜以往,但是也绝对没有到,与此不相往来的地步。
所以王远此刻肯定是不能,动用嘉靖的力量,逼迫襄城伯同意的。
否则必然会让皇帝和勋贵对上,而到时候勋贵肯定会抱团,这可不是王远想见到的。
而且到时候说不定嘉靖迫于压力,就会把它牺牲掉。
毕竟主父偃就提出过推恩令,汉武帝迫于压力也将他牺牲掉了。
就连汉武帝这种脾气的人,都能妥协。那嘉靖这种人,岂不是第一时间就跳反了!
“绕得开吗?”
孙诚展开图纸:“若要绕行,需南移三里,不仅要多征两百亩田,还得新建两座石桥。
估算下来,至少多耗八千两。
而且绕行的方案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会增加施工难度,延长工期,还可能会影响周边的农田灌溉。”
“修吧。”王远揉了揉眉心:“眼下本官不宜与勋贵撕破脸。我们暂且退让,等日后有了足够的实力和机会,再做打算。”
“诺!”
又看了一眼下方忙碌的场景,王远突然说道:
“过两日也到了春节,这种时候都有人来做工,可见他们也是不易。
待会你去买头肥猪送到后厨,叫他们给这些做工之人,添一道菜吧。”
“大人仁慈!”孙主事立刻又开始恭维。
“行,咱们再去其他四个大学看看!”王远笑着离开。
正要离开,孙诚突然追上:“大人,属下还有一事……昨日在醉仙楼,属下的好友都察院周御史,来寻了属下。
要我一同弹劾大人!
周御史虽然没说明白,但是属下能感觉到他是在警告属下,让属下不要和您走得太近。”
王远神色凝重了。
虽然早知道弹劾放在古代很是重要,但之前自己没管朝堂的事情,也没在意。
不曾想现在自己身边,跟着的一个小官,都来劝自己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信号,要知道普通弹劾也就是言官和高官的事情。
和孙主事这样的工部小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现在竟然都有人开始联系孙主事了,那可就不一样了。一旦整个朝堂都开始弹劾某人。
迫于压力,嘉靖也会开始行动了!
“他们可有说过,何时开始弹劾?”
“正月十六,开衙便弹劾!”
该死!怎么又是这个时间?
去年这个时间,是严党在针对自己。今年这个时间,又变成了高拱。
但突然,王远想到了严世蕃,立刻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嗯,你做的很好,此事本官已经知晓。至于言官的事情,你不必麻烦了,我自有应对之策。
你将这片大学建造之事,处理妥当便好。朝堂之事你不必理会。”
“诺!”孙主事一口就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