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劝学(2/2)
其中一个年纪小些的问道:“大人,听说王钦差已经回到长芦盐场,可咱们这盐池的改造还没有完成,若是钦差大人责罚,该如何是好?”
单道理烦躁的皱了皱眉头,十分不满的说道:“本官乃是前科二甲第四十六名,是陛下亲封的正七品巡盐御史。
除了陛下,还有何人能责罚我?更何况,我等这不是在做吗?只是那些贱民不配合、四处捣乱,导致我等改革还未结束。
待钦差大人到来,本官还要告那些刁民一状!好了,莫要扫兴,继续听。”
年纪大些的举人,拽住了还想继续说什么的年轻举人,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道:
“莫要再说了,出了事情自然有上面的人顶着,你现在继续说,便会惹的大人不耐烦。”
“这…”年轻举子略微有些哑然,随后便不再多言,安静的看起戏剧来。
是啊,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做得好,他又没有多大的功劳。做不好,也和他没太多关系。
难不成他一个举人日后还能晋升不成?
平白恶了了这位大人,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在盐司衙门外边,这里的盐户们还和往常一样,用着大锅将浓稠的卤水,炮制成一袋袋的盐。
和往日的流程没有丝毫的区别,反而因为少了一些煮盐的灶丁,导致其余的灶丁更加繁忙。
~~~~~
塘沽盐场。
经过两天的巡视,王远将塘沽盐场几乎所有的盐池,都观察了一遍。
还亲自看见了盐池最后结晶的部分,很是不错,一次便能出产一大池子的盐。
而今日,王远则没有继续巡视盐场。而是来到了,之前他下船的那个码头上。
风和日丽,顺着专门挖出来供盐船行驶的河道,向前望着。终于看见了一个尖角,慢慢的变大。
由一个轮廓变到一小片,不算太宽的河面,被大大小小的船只挤得满满当当。
这些船只有军船、有官船、也有商船……
这些来的人王远也都认识,毕竟在京师和他们背后靠山,谈论利益的时候,就见过他们了。
“李掌柜、孙掌柜、赵掌柜……你们来的够整齐的啊,本官这儿才放出去消息,你们便联袂而来。
是早有商量?还是怎么着?
反正销售权的事,朝廷又不占油水。你们若是私底下商量好了,也直接告诉本官一声。
本官也好直接给你们分了,省的后面麻烦。”
被王远点到名的几人,打着哈哈搪塞过去。
商量肯定都商量过了,不过结果肯定都没有谈妥。毕竟人口大省就那么几个,你占了我就占不到,怎么可能轻易让出去呢?
又看向最后围上来的自家二弟,王远无奈的说道:“小飞,这次也是辛苦你了,这才和美玲成婚便要外出。”
“哥,你说这话可就太见外了,小弟在大事上又帮不上什么忙,如今能出一份力。那自然是要快些过来,为大哥分担的。”
王逸飞说话间,满是不在意的神色。随后凑到王远身边,小声说道:
“大哥,这次销售权分配,我们家是拿下江西吗?”
王远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王逸飞过来的方向,瞧见了吴家父子,随后暗自点头说道:
“此事你便不必插手了,用那个顺丰商行的名义来拍卖,就是和吴家共同持股的那个。
所以说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咱们自家人也是要注意一些,让那个吴俊来就好!
在拍卖之前,为兄不宜和你过于接触,你到时候和吴俊说一声,准备好二十万便好。”
王逸飞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又退回了大队伍,跟随着王远一同向准备好的盐司衙门走去。
……
原本十分严肃的盐司衙门,被改成了宽敞明亮的拍卖厅,气氛却如暴风雨来临前般压抑。
王远一身官服、身姿笔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不紧不慢地宣布:
“上午诸位也都看了盐池改革的效果,产盐量足足提升了三倍有余,这意味着什么,就不用本官解释了吧。
本官还可以告诉你们,长芦盐场改造成功只是开始,随后剩下六大盐场都会逐步改造。
而相应的,我大明的产盐量将会翻三倍不止,而除了这七大盐区之外,其余的大小盐场统统可以关闭。
再加上本官新定下的盐价,私盐贩子将会毫无生存土壤,哪怕他们找到废弃的盐场。
造出私盐的成本,将会比我们的售价更高!
而今日就将拍卖的,可是大明十五省的食盐销售权!分配数量各位想必也清楚了。
各位都有什么问题,现在便可以提问了。后边若是再有问题,本官便不理会了。”
话音刚落,原本还故作矜持的各方代表瞬间坐不住了。
勋贵代表率先发难,一位身着华服,急促着呼吸的中年男子“嚯”地站起身,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钦差大人,小人有个疑问,还请大人解惑?”
“你问吧!”
“一直听大人说盐价低廉,可至今依然没个确切的数目,敢问大人盐价几何?”
听到有人问到关键问题,王远哈哈一笑说道:“这个问题问的好,当官定下的全国统一盐价,十文一斤!
而本官给各位的批发价则是八文一斤,而那些没有盐场所在的省份,批发价则定为七文一斤。”
“什么?!”
堂内立刻就混乱了起来,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钦差大人,缘何卖得这般廉价?便是盐价最便宜的南直隶,一斤盐的价格也在二十文以上。
大人仅仅售卖十文,岂不是比市场上便宜了一半。据小人所知,便是连私盐的价格都在十五文,怎能这般便宜?”
“钦差大人,虽然产盐的数目上去了,但您价格降了这般多。恐怕最后还是亏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