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346章 截下嘉靖修宫殿的木头?

第346章 截下嘉靖修宫殿的木头?(2/2)

目录

“大人,这是小人的妹妹!不是刺客,不是刺客!”周铁忽然挡到了李四年刀前,看向王远,眼带祈求。

“嗯,这位大姐,你可是有事寻本官做主?”王远从李四年身后侧移了一步,看向妇女问道。

这妇女也被之前李四年的动作吓了一大跳,此时正跪在地上磕头呢。

而听见自家哥哥和王远的问话,也是很快缓了下来,颤声说道:

“恩…恩公,民女看见是恩公到来,所以…所以这才急了些。请恩公责罚!”

王远又打量了一眼这个妇女,皱了皱眉,有些疑惑:‘这人自己也不认识,难不成是自己救了啥人,忘记了?’

“这位大姐你先起来,本官何时对你有恩?”

女子愣了一下,但随后就立马说道:“大人贵人多忘事,是民女唐突了。一个多月前,民女的儿子受了伤,眼见着就活不过去了。是大人让随行医师帮忙诊治,民女儿子这才得以保全。”

王远记忆很是不错,这女子说的这般详细,立刻就回想了起来:

“哦,本官想起来了,不知你家孩子如今如何了?”

女子听见钦差大人竟然还记得他们,立刻又是激动了起来,老老实实的说道:

“大人仁慈,如今盐场改革之后,民女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好转,我家孩子如今就在寮外的盐田工作。

因为学习新的制盐流程最快,现在是个小组长,专门看管着一整条制盐的盐池。”

王远扭头看了一眼周铁,见到他目光躲闪,就知他应该是为自家侄子开了后门。弯了弯了嘴角,王远不在意的又看了回去。

“好,能看见你们的生活变好,那本官也算得上是做了件好事,不负陛下的嘱托。”

说着,王远又透过敞开的门扉,看了看屋内的场景。虽说陈设简单,但桌椅摆放整齐。

继续说道:“想那一个月前,你家屋中没有一落座之处的场景,此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女子也看见王远的目光,随后想到什么似的立刻说道:“大人,民女听家中兄长说,如今大家新盖的屋子,都是大人从陛下准备盖宫殿的木材中,截留下来的?”

王远听后吓了一大跳,这是哪个王八蛋在胡言乱语。

虽然他是截留下一批工部从辽东那边运来的大木,但他那也已经和自家师父商量好了。

钱都已经给过了,算是他们盐司衙门购买的。工部再重新,从辽东那边运一批就是了。

也不知这个事情怎么传成这样,一旦传到嘉靖耳朵中,恐怕不是啥好事。

不过转念一想:正所谓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王远此刻任凭怎么解释,恐怕都是没用的。于是王远立马说道:

“你们要感谢的不是本官,而是陛下呐!本官之前将灶户这里的真实情况汇报给陛下,陛下便是龙颜大怒。

原先那些盐场的官吏欺上瞒下,陛下都不知原先灶户是那般凄惨。而听了本官的汇报,陛下便和本官说。

他少盖一座宫殿无事,但不能让自己的百姓,没有遮风挡雨的屋舍。

最后便下令,将这一批用于造宫殿的辽东大木,用来给尔等修建房屋。”

因为有女子的带头,周围屋舍内的灶丁也都围了过来,此时听见王远的这话,深深感动的落泪。

“陛下圣明!每天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惦记着我们这些升斗小民。”

“陛下真是好皇帝!”

“对,陛下是好皇帝,王大人也是好官!”

听见场上的舆论翻转,王远也是将计就计,立马说道:

“诸位父老乡亲说的不错,陛下的确是好皇帝,但陛下念着各位父老乡亲,也不求什么回报。

但父老乡亲们也不能没有什么表示。老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诸位说是不是啊?”

王远这话说完,周围人瞬间便陷入了安静。嘴上说说可以,但真要表示可就没人乐意了。

不过,这种事情王远也做了许多次,冲着人群中的几人使了个眼色,那几人立马就高声喊道:

“对,我们也要有所表示。”

“大人,陛下什么都不缺,我们该怎么表示?”

来了!

王远暗笑一声,随即立马说道:“陛下富有四海,不会要尔等献出什么财物。诸位不如一同写一封万民书,感谢陛下?”

听见不要财物,仅仅是写感谢信,众人的情绪都回来了。

一个个的都开始高声附和。

王远并没有立刻让他们开始写,毕竟有他这个官员在场,这个万民书的含金量就要下降了。

说不准没能拍上马屁,还会被御史攻讦。

这个事情到时候让周铁来负责就是了,过两天光明正大的送到盐司衙门,那就是百姓自发行为了!

“诸位父老乡亲,本官接下来要去食堂巡视一番,看他们是否完成本官的要求。各位若是无事,不如随本官一同前往?”

都不用王远开口,有个官员过来。不管有事没事,他们肯定都想跟着看看热闹。

这下人更多了,李四年连忙派人,将坠在王远身后不远处的大部队叫了过来。

一群人便浩浩荡荡的,向着村中食堂走去。

这食堂便修建在村子最中央,修的也颇为高大宽广,怕是能容纳上百人一同进食。

而王远等人到来的时候,食堂中只坐着十几个人。

王远疑惑的看了一眼周铁。周铁此时面露懊恼:“大人,食堂只提供早食,如今到了午时,食堂却是没有饭食提供。”

王远又看向食堂内坐着的十几个人,见这些人碗中两个馒头,面前也有着一盘咸鱼:“那他们这是?”

周铁没说话,而一边的村长说道:“大人,食堂的确只提供一顿早饭。但小人们做的都是体力活,容易饿。便几家合伙,自己拿粮食和柴火到大食堂一起煮,这样更省柴火。

还有就是家中老人、婆娘和孩子,吃不到食堂的饭。所以大食堂这里做饭,都是十几家合伙一起过来。

不经大人同意,草民等人便自作主张,请大人责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