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数学殿堂 > 第508章 九幽裂隙

第508章 九幽裂隙(2/2)

目录

已知特性:

· 信息污染: 靠近裂隙会遭受强烈的精神侵蚀,扭曲认知,诱发疯狂。即便通过监控设备间接观察,其影像和能量模式也携带污染特性。

· 空间畸变: 裂隙周边空间结构脆弱,易产生非欧几里得几何效应和时空褶皱,常规物理规则部分失效。

· 能量同化: 任何非深渊性质的能量进入裂隙一定范围,都会受到强力同化与扭曲,转化为深渊能量或引发剧烈爆炸。

· (绝密)疑似活性: 部分极端监测数据暗示,裂隙深处可能并非纯粹的能量涡流,而是存在某种沉睡的、庞大的意志或结构体。此推论未被证实,属最高机密。

“青铜密匣 - 能量签名分析报告(摘要)”

· 材质: 高纯度灵性青铜,冶炼技术包含失传的“血祭锻法”痕迹,与“墨工坊”晚期某些禁忌造物特征高度吻合。

· 内部结构(非侵入式扫描推断): 非实体机械结构,而是由高度压缩、经过特殊编译的深渊信息扰动力场构成的“逻辑核心”。该核心被多层性质未知的缓冲层与隔离符文包裹。

信标特性:

· 编译模式: 非已知任何符文体系、灵能编程语言或数学逻辑。其基础编码规则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绝对理性的、与生物意识格格不入的“绝对秩序”特性,但这种秩序服务的却是纯粹的混乱与毁灭(深渊)。分析团队暂命名为“逆理编译”。

· 目标指向: 信标信号并非广域广播,而是极其精准地指向“九幽裂隙”封印体系的几个关键能量节点,尤其是位于封印核心的“枢机石”所在坐标。其作用模式推测非“暴力破解”,而是试图向这些节点注入特定的“逆理编译”指令,诱导封印系统从内部产生逻辑谬误,进而自毁或转变性质。

· 与“潜猎者”关联度: 信标编译模式与“潜猎者”静滞场中检测到的规则修改力场,在底层逻辑上存在约72.8%的相似性。差异部分主要在于能量签名和具体应用方式,信标更隐蔽、更具欺骗性,而静滞场更直接、更霸道。高度怀疑二者同源,或至少共享同一技术/力量体系的底层基础。

· 风险评估: “青铜密匣”被视为极高风险物品。其信标若被激活,极有可能导致“九幽裂隙”封印出现不可预测的、灾难性的失效。即使未被激活,其本身的存在也可能作为一个微弱的“道标”,吸引深渊侧或“潜猎者”的注意。

信息流缓缓平息。淡蓝色光柱收回。

雷恩静立原地,银白色的躯体表面光芒微微起伏,仿佛在消化这庞大而沉重的情报。战术信息中心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

良久,雷恩抬起眼眸,看向全息投影台上那个缓缓旋转的“青铜密匣”模型。

目录
返回顶部